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作文习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5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作文习作

1.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我有一只很大的布娃娃,是我5岁生日那天,阿姨为我买的。我还有一只布做的小绵羊,是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的。

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我,好像提醒我写字要认真,要细心,要踏实。

每当我说谎时,小绵羊好像在说:“小孩子不能说谎,要诚实。”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马虎一________ 说谎一________ (3)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怎么做的? (4)每当我说谎时,小绵羊好像对我说什么? 【答案】(1)3;2 (2)认真;诚实

(3)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 是看着我,好像提醒我写字要认真,要细心,要踏实。

(4)小绵羊好像在说:“小孩子不能说谎,要诚实。”

【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其中注意:马虎: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所以“马虎”的反义词是“认真”。说谎:假话:谎话。所以“说谎”的反义词是“诚实”。(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点评】(1)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麻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

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①“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________ ②“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________ (2)读一读5,6,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________。 (4)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 【答案】(1)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3)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

(4)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解析】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结,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

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________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________

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________ (2)“这个‘神话’已成现实”中的“神话”是指:________。

(3)文中用数字来说明巨伞,请写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4)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 )(可多选) A. 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

B.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C. 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

【答案】 (1)无稽之谈;无奇不有;络绎不绝 (2)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

(3)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运用数字描写,具体写出了巨伞之大。

(4)B,C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无稽之谈、无奇不有、络绎不绝 (2)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

(3)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运用数字描写,具体写出了巨伞之大。

(4) B 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顿时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__________________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2)解释“人声鼎沸”: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