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5:3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大纲

(供中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Ⅰ 前 言

《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研究性、提高性的课程,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进一步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及其治疗经验,以及历代主要医家的学术成就、各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大纲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述课程性质,学说、学派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学说、学派的形成、发展和贡献;各论以对中医理论影响巨大的七大学说(七大学派)为主线,分别介绍各个著名医家的学术理论和治疗经验,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并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Ⅱ 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4学时,实验8学时,共4学分。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和案例实验讨论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及其治疗经验;以及历代主要医家的学术成就、各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中医学术中规律性的东西,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Ⅲ 正 文

上篇: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历代各主要学说、学派的的形成因素及特点,各主要学说、学派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历代医学大家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而探求中医学术中规律性

1

的东西,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定义、性质与范围,学说、学派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掌握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术发展的关系和历代各主要学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掌握各主要学派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历代医学大家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学术中规律性的理论及经验。

2、熟悉各主要学说、学派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以及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及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3、了解学习各家学说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

1、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定义、性质与范围,学说、学派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 2、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术发展的关系和历代各主要学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 3、各主要学派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历代医学大家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学术中规律性的理论及经验。

4、各主要学说、学派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以及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及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6、学习各家学说的目的和意义。

下篇:各论

第一章 伤寒学说与伤寒学派诸家 第一节 概说

一、教学目的

明确张仲景伤寒学说的主要学术特点、学术成就以及伤寒学派其他医家的主要学术成就、学术贡献、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伤寒学说的含义及主要学术特点。

2、熟悉伤寒学派的学术成就、形成基础、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过程中主要医家对伤寒学派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3、了解其他伤寒医家对伤寒学派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

1、伤寒学说的含义及主要学术特点。

2

2、伤寒学说的学术成就。

3、伤寒学派形成的基础,学术流派的形成过程,及形成过程中各主要医家(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庞安时、许叔微、朱肱、方有执、喻昌、张志聪、柯琴、尤怡)对伤寒学派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4、伤寒学派内部派别的形成因素及其特点。

5、错简重订、维护旧论、类证研究,尤其是类证研究各家对伤寒学派的完善,对中医辨证体系的贡献。

6、其他伤寒医家对伤寒学派的贡献。

第二节 成无己

一、教学目的

明确成无己的主要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学术特点以及首先阐明伤寒学理论的贡献。 2、熟悉成无己对伤寒五十证的主要辨别方法与意义。 3、了解成无己的生平和著作。 三、教学内容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学术特点以及首先阐明伤寒学理论的贡献。 2、成无己对伤寒五十证的主要辨别方法与意义。 3、成无己的生平和著作。

第三节 庞安时

一、教学目的:

明确庞安时的主要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庞安时对广义伤寒病因及发病的学说。

2、熟悉庞安时对区别伤寒与温病以及对温热病治疗起承前启后的贡献。 3、了解庞安时的生平、著作及对五大温证的诊治。 三、教学内容

1、庞安时对广义伤寒病因发病的见解,寒毒学说的具体内容。 2、庞安时对温热病治疗承先启后的作用。 3、区别伤寒和温病,为阐发温病作出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