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3:1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英国工党政府对欧洲一体化政策调整的背景
作者:刘维正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4期
摘 要: 一国的外交政策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英国自布莱尔1997年上台执政后,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欧政策。工党政府之所以调整对欧政策,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国际环境的变化、英国工党自身对欧态度的转变以及前任保守党政府对欧政策陷入困境等原因。 关键词:新工党政府;对欧政策;转变
中图分类号:DK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15-02 一国的外交政策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英国自布莱尔政府于1997年上台执政后,与前保守党政府不同,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欧政策。工党政府之所以调整对欧政策,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国际环境的变化、英国工党自身对欧态度的转变以及前任保守党政府对欧政策陷入困境等原因。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一)冷战的结束导致英国传统地缘优势的下降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英国以一水之隔,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无疑是非常明显的优势。长期以来,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一直具有基础的战略价值……经济、外交和军事战略优势[1]。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国可以超越欧陆各国的纷争而巧妙的施展外交手腕,最大程度的维护其国家利益。20世纪前的英国不用详述,进入20世纪后,其地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仍得以保持。在二战中,英国利用英吉利海峡这一屏障坚守本土,抗击住法西斯德国,最后成为同盟国发起反攻的基地。同样,在冷战中,英虽属于西方阵营,但因远离两大阵营对峙的前沿,其仍可较超脱地应对美苏关系。而冷战的结束,欧洲乃至世界的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在地缘上的优势被削弱了,原因在于:西欧以及整个西方阵营的战略重心东移了。苏东剧变及两德统一是此变化的标志和开始,紧随其后的欧盟与北约东扩更加剧了这一变化的进展:欧洲的地缘边界进一步向东移动,并且这种界限已远不如冷战时期那么清晰。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欧陆国家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其中德国的情况最为突出[1]。与此相对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在欧洲及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却在不自觉中下降了。
(二)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对于其对外关系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手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英国作为二战的三大战胜国之一,曾在创建战后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解体及英美特殊关系的存在失去了重要的依据。英国的“大国地位”遭到严重削弱,其过去所拥有的某些优势不复存在。在冷战终结、美苏两大阵营直接对峙消失的情况下,军事实力在各国综合国力较量中已经不具有首要位置,而经济能力的重要性却显著增加。军事实力占优,经济稍弱的英国颓势凸显;与此相反,经济强大而又居欧洲中心位置的德国,已成为各方争相结交的伙伴。美国开始把争取德国的合作与支持,作为美对欧政策的重中之重,而英国在这一过程中则受到明显冷落。就如克林顿公开宣称,华盛顿与波恩之间存在着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要德国与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作用”;而称英美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关系而已 [2]。
二、英国工党:由“疑欧党”到“亲欧党”的转变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工党对于欧洲一体化运动都是缺乏热情的,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工党的对欧政策却发生比较大的调整,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长期的在野使工党反思其对欧政策
工党多次参加选举失败,长期在野的命运,促使其痛定思痛,反思其内政外交政策,改变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传统观点。从历史上来看,英国工党对于欧洲联合态度并不热心,争论也不激烈。但自英国加入到欧共体后,工党内部疑欧派与亲欧派的斗争逐渐加剧,并导致后来工党的内部分裂。两次大选的失败败使工党内部要求从欧共体退出的声音减弱了,但在工党的政治主流中,对欧洲一体化依然缺乏热情,党内鲜有公开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声音。1984年,工党欧洲选举宣言反映了这种模糊政策,它承认英国应留在欧共体内,但又要求收回英国已经让渡出去的部分主权,这样的条款本身就是矛盾的。而到了1987年,工党的竞选宣言中在涉及到欧共体问题时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只泛泛声明工党希望与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但同时也将坚持维护本国在欧洲共同体中的利益。
工党的这种模糊的政策逐渐被一种在欧共体内进行建设性合作的思想所取代。工党也在198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战胜保守党,这是15年来工党第一次在国家选举中取得胜利,毫无疑问此次选举结果更加坚定了其亲欧立场。 (二)工党自身的现代化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实社会主义”在苏东地区受到重挫,欧洲社会党阵营中的一些理论家认为,社会党应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而改用“社会民主主义”,以区别与苏东的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工党开始进行较大程度的变革。首先,在价值观方面,布莱尔认为工党必须摒弃一些陈旧观念,注入新的现代化的观点,使工党成为一个“新工党”。他认为,应该用“社会—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只有认识到他们互相依存,个人才能成功[3]。工党的理论家们认为,工党应该超越旧式的集权主义和教条主义。于是,工党在1995年举行的会议上修改了党章第四条(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看作社会主义的根本)的表述,将其目标定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追求社会公正”。其次,削弱英国工会组织对工党的影响力,降低工会在工党代表大会中的比例,以积极向企业界靠拢。
(三)欧盟自身的改革对英国工党的影响
其实,早在工党大力推行改革之前,欧洲共同体已经在社会党人士德洛尔的积极推动下进行了许多具有鲜明社会民主主义特征的改革。1989年通过的《欧洲社会宪章》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该宪章在其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入了包括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等许多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内容。这样一来,经过改革后的欧洲共同体与同样进行现代化改革后的工党,在价值观上就有了许多的类似点,于是两者日益靠近。
而且,《社会宪章》制定并通过也对英国国内工会对欧态度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其内容中包含了工人权利,比如支持下岗工人、弱势群体等寻求政府帮助的权利等,使得工党内一些仍持疑欧立场的派别难以继续获得支持。这样,工会作为英国国内政治中一支具有重要影响的派别,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亲欧力量。而英国工会的亲欧态度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工党态度的转变。
三、保守党政府对欧政策陷入困境
(一)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与欧盟影响力的扩大
首先,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后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英联邦虽仍存在,但英国早已失去宗主国地位,这直接导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下降;另一方面,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英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长期陷入“英国病”的困扰,其GDP先后被德法超过。由于本国实力下降,英联邦也难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助力,这个时候具有4亿多人口市场并且经济实力雄厚的欧盟对英国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其次,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统一的大欧洲、大市场己经建立起来了,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日益提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以2000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欧盟经济总量已远远超越日本,且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80%;同时,欧盟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口经济实体,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并且,随着欧盟的进一步东扩,更多的成员国的加入,其在人口、市场、产量上的规模效应将更加显著。融入欧盟所能够给英国带来的利益是其难以割舍或放弃的。
(二)保守党政府的对欧政策导致英国与欧盟危机频发
冷战结束前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当时英国保守党政府并没有抓住变化的契机,在许多问题上固执己见,导致英欧关系矛盾频发。撒切尔夫人的对欧政策可以总结为:由前期的温和支持到后期的疑欧反欧。这主要基于:当欧共体属于共同市场时,由于与保守党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基本一致,保守党对欧洲建设持支持态度;但当欧共体要从统一市场阶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