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4:37: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货币银行学》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其形式的演变;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定 义;理解和熟记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概念、内容、种类及其演变过程;掌握每一 种货币制度的特征和主要内容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为以后各章 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格雷欣法则” 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格雷欣法则”。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内容应结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定义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揭示的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概括为这样的逻辑推理:商品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交换发展,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导致价值形式有独立化的必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发展到完成形式以后货币产生。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其他一切商品与货币商品的矛盾,即内在矛盾外在化了。这样的外在化,说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
(1)\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在最初的物物交换中,由于用于交换的物品较少,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如一只绵羊换两把石斧。
(2) \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物品增多,一种商品的价值能够表现在若干种商品上,如一只绵羊换两把石斧、100斤粮食、一匹麻布等。
(3) \一般价值形式\:为了摆脱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长期交换的过程中逐渐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种市场上最常见的大家最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慢慢地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用它来表现。后来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在客观上要求把作为一般等价的商品固定在一种商品上。这种长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一般等价物便是货币。 二、货币的定义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货币银行学》教案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是主张劳动价值说的共同定义。这个定义的特点是从经济范畴相互联系的角度,特别是从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与特性的角度推导出来。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实际为一种价值符号。因为在这里货币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价值并不重要。
二、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
它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种功能。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有以下两个特点:
(1)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象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三、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这是因为人们贮藏货币的目的是贮藏财富,是为了保值,这就决定了作为财富的代表的货币不能是虚幻的和无价值的。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
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时,可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处于贮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领域;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领域。当然,这一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也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但纸币可以积累和储蓄,通过储蓄,也能起到调节社会购买力的作用。
四、延期支付标准(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扩大了商品流通。在商品交易中,人们可以先购买商品,后支付货币,使商品生产和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二是节约现金流通。货币借助其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使信用关系得以形成。债权债务到期可以相互抵消和清算,债务人只需支付债务余额,这样可大大减少现金需要量。如下式: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
《货币银行学》教案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
=
五、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的美元等是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称不上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按币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某种实物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一种实物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是否相等,决定于在这两个场合下的交换价值是否一致。如一只绵羊在它作为货币时,能交换到100斤粮食,而在它作为普通商品时也能卖100斤粮食。在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条件下,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造币局价格与这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市场价格相等,表明这种金属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一致。如一两白银的造币价格为一元五角四分,而一两纯银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一元五角四分,则二者的价值相等。最初实物货币由朴素的商品充当,后来由贵金属充当。实物货币的特点是以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 二、代用货币
也称代表实物货币,典型代表为银行券。
特征:(1)足值的金银货币作为发行准备,可与金银自由兑换。 (2)易于携带与流通,节省流通费用。
(3)能够避免实物货币流通遭受磨损使价值不足而带来的麻烦 三、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价值符号,是不兑现贵金属的信用凭证。是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不受金银准备的约束,政府和货币当局是以一定时期的商品劳务,当然也包括黄金、外汇作为发行基础的。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用货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以其购买商品的能力来决定其价值。
第二,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则主要是由现金和存款组成,是银行债务的凭证,信用货币的流动则是银行的债权转移。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