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近十五年经贸合作综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1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与东盟:近十五年经贸合作综述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拥有上千年的传统友谊和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今天相互首选对方,组建经济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这么活跃,已步入了黄金时期。而这一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它惠及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成效显著

近15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其贸易额在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双向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越来越多。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1年至2005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1303.7亿美元,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1991年时的东盟有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六个国家,下表清楚表明了近1 5年来中国与这六国贸易增长情况:

1991年,当时的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尚未加入东盟(注:东盟四个新成员国加入东盟时间:越南1995年,缅甸和老挝1997年,柬埔寨1999年),为使人们了解中国与这4个后来成为东盟成员的国家近15年贸易增长情况,在此特列下表:

比重增大结构优化

2005年,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排第4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东盟处第5位。按国别来看,中国是越南的第1大贸易伙伴,是缅甸的第2大贸易伙伴,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第3大贸易伙伴,是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的第4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前10大贸易伙伴中,新加坡是中国第7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

1991年,中国自东盟进口38.2亿美元,而2005年则高达750亿美元,增长了近19倍,东盟成为中国第3大进口来源地。1991年,中国向东盟出口41.4亿美元,而2005年则高达553.7亿美元,增长了12倍。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中,中国顺差3.2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逆差196.3亿美元。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中,以初级产品、轻

纺产品为主,发展到2005年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名列榜首。

双向投资增加

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

1991年,中国批准东盟国家商人在华投资3.32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商务年鉴》,1991年版)。2005年,东盟国家来华实际投资31亿美元。其中新加坡来华实际投资达22亿美元,占东盟当年来华投资的71%。至2005年底,东盟国家在华投资达385亿美元,投资行业多、地域广。 中国对东盟投资方面,虽然投资绝对金额还不大,但潜力巨大,增速较快。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投资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近千家。投资领域从加工、装配和生产型的小型项目扩大到建筑、饭店、电气、矿业和运输等行业,投资形式从直接投资发展到技术投资、BOT等多种形式。中国在东盟国家投资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资或含中资的企业已达100多家。中国在泰国累计投资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278家。在柬埔寨,近3年来中国连续成为柬埔寨第一大投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