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7:0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国际地位和一影响力显著上升

一。综合国力的四大变化

1.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综2.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3.2009年4月,为打击亚丁湾海盗,保障商船航行安全,我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开始执行护航任务。

4.在2009年8月召开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5.美国:伊战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下降。金融危机使其自由经济

模式受到冲击。

欧洲:一体化进程缓慢。

俄罗斯: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 日本:经济面临新困难。

印度,巴西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在世界多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相对实力稳步上升,成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稳步上升的重要基础。

2.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有关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近年来,金砖四国(BRICS=brick)迅速崛起,中国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2009年4月初,胡锦涛出席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会前的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将会在此次峰会中起到救世主的角色”。 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美欧日陷入同步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世界怎样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一、美国的态度

美国认为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日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

而是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

2.目前,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中国的崛起,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 “中美共治论”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不断崛起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也反映了美国摆脱自身所处困境的需要。不过,温家宝总理对此明确指出,“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

3.美国也始终有一部分人怀疑中国的和平发展,甚至鼓吹“中国威胁论”。

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卡根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所谓“威权资本主义”国家,称这些国家的崛起将给“民主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不少美国人看中国时仍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

我们应该看到:

1.中美巨大的差距是美国敢于跟中国合作的重要前提。 2.美国二战以来的全球战略的根本目标从未改变,就是要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谋求实现“美国治理下的和平”。美国历来信奉实用主义的“丛林法则”,不会真正让中国取得与其平起平坐的地位。“两国集团”既不可能是两个平等的合作伙伴,也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根本相悖。 二、欧洲的态度

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政策立场消极面增多的表现

1.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视中国为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2.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不舒服”、“不适应”。 3.看待和处理中欧关系时意识形态因素增多。 4.更强调中国的“责任”。 三、周边国家的态度

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周边国家普遍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同时也希望中国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中国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疑虑有所上升。 四、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机遇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非洲国家的态度

1. 很多非洲国家将中国的发展看成是非洲在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后面临的新机遇。

2. 非洲国家认为,要加强学习中国的经验和模式,以帮助非洲利用自己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实现发展。 拉丁美洲的态度

1.拉美国家在经受了20世纪90年代“拉美模式”的失败之后,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关

注度日益上升。

2.拉美国家认为中国模式不同于已经失败的苏东欧模式,也不同于他们眼下不时要面对的西方模式。他们对中国发展模式最感兴趣的是,怎样以本国的人文理念为指导,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 3.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态度

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就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总体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认为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由于中国的商品、人力资本的价格都很便宜,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领域,因此,他们担心,中国会挤压他们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实力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地位上升和影响力上升。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 会对中国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二、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2.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 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

三、面临的风险挑战

1.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

2.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 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总结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杂的,动态的。

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得对已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具有快速多变的特性,正处在从大而弱得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 徐步等,《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时事报告》2009年第8期 ? 韦弦,《“中国影响论”露出端倪》,《参考消息》,2009年7月7日 ? 张幼文等,《2009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