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5 15:4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1 金属材料(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②如何合理考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易拉罐(铝镁合金,媒体链接④)、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故事引入: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 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猜一猜: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 学生猜测:可能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容易挥发或者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像水一样流入地下不见了。

教师链接媒体①:原来是因为白锡怕冷,在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摄氏度,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上述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气候冷造成的。 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一尴尬事吗? 学生交流与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了解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金属。例如:不能用铜丝来做保险丝,不要买劣质的起子做工具,不要买容易脆断的金属眼镜架等等。 议一议: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 二、设疑自探 出示问题:

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学课本阅读教材图8-3的内容) 三、解疑合探 1.活动探究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学生动手实验)

2.讨论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3. 教师补充:具有光泽是金属很重要的物理性质。例如:纯铜的粉末和氧化铁的粉末,它们的颜色几乎相同,都是红色的,如何从外观上进行区别呢?有光泽的是纯铜的粉末,而没有光泽的是氧化铁的粉末 四、质疑再探

能否根据是否能燃烧来区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两点要注意:一、燃烧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范畴,二、不能单纯从是否能燃烧来区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这些知识都会在下

一个课题中学到。 五、拓展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说出它们的用途吗?反过来,通过它们的用途,你能推测出它的相关物理性质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作一次精彩的演说! 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 学生交流与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它的相关用途,而由用途可以大致推测出它的物理性质。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作业 、课后习题1-2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第1课时) 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

金属一般都具有光泽,能够导热、导电,有延性、展性等等 教后记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