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陇南地区中药材产业化经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3:37: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陇南地区中药材产业化经营

作者:郑玉邦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 要】 本文针对甘肃陇南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对其产业化经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科学布局,进行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增加资金投入以及加大宣传力度。

【关键词】 甘肃陇南地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对策 一、引言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投资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手段不先进等,导致农业发展落后。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出现的矛盾,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陇南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民收入提高。陇南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化既可以提高药材商品率和经济收益,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使组织化程度提高。 二、甘肃陇南的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的药材在全国都很知名,栽培规模很大,种植历史较久远。全国的重点药材品种有363个,其中甘肃省有267个,占全国比重为75%。药材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陇南和定西地区,包括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等道地药材,以及冬虫夏草、鹿茸、牛黄、熊胆等珍稀药材。在主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各个村社进行合作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彼此之间分享资源以及相关的药材信息。目前,陇南市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8.3万亩,产量及产值分别为7.2万吨和4.4亿元。另外,陇南地区有超过30家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年加工产量约为1万吨,年加工产值约为1.5亿元。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这些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整合优化资源,使企业经济效益和交易值进一步增加。陇南地区的中药材年交易额可达到2亿元,交易量可以达到3.4万吨,交易量在全国较多的药材包括板蓝根、甘草、当归、大黄等。

三、陇南地区药材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药材生产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现象

这是由于种子、种苗繁育不规范,药材种子、种苗没有专业化的生产企业以及配套的供应体系,种质资源得不到保证。比如当归和大黄有三种以上的形态,这么多的形态,哪种是道地药材以及对应的药用价值都无法确定。另外,药材种植技术落后,许多还采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低、规模化生产不到位。在种植过程中,农户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使用了过多的农药、化肥等,导致土壤结构遭到损害,药材的质量降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质量检控体系不够完善,资金投入较少

药材在经过种植、生产、加工后,没有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或药材管理部门,导致药材质量无法进行检测,可能仍存在农药、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残留。近些年甘肃省虽然对农业投资力度加大,但对中药材投资有限。药材的生产、加工需要引进先进的机器,生产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资金投入较少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药材种植、加工、药品研发的人才及相关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等缺乏,影响药材产业发展的层次。 3、组织水平欠缺,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药材的初加工企业较少,很多药材进行原料销售。大多数加工企业主要进行生产后清洗、药材切片等工作,加工企业投入少、加工能力不高、规模也较小、加工场地简陋脏乱,有部分企业对药材进行过量硫磺熏蒸,这些因素都会大大降低药材的质量。此外,甘肃省的制药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销售收入达到亿元的企业不超过5个,每个品种的销售额也不乐观,这与大量的药材种植形成反差。中药材资源由于欠缺组织水平,生产销售效率较低,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另外,中药材的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对药材的销售价格高低不一,这对陇南地区中药材的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4、缺乏专业人才和销售渠道

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需要进行规模化种植。然而,在该地区规模化生产做得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材的产业发展。另外,由于该地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比重较少,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中药材发展的相关科研水平。

陇南地区对中药材的宣传比较单一,很多中药材经过生产加工后,只是在附近的城市区域进行销售。没有进行网上销售、连锁销售、批发、零售等,也没有在电视、广告、报纸等渠道上进行宣传。营销水平单一,会大大降低中药材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甘肃陇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科学布局,进行规模化生产

根据甘肃省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存在种植药材的四个优势产区,陇南地区的亚热带暖温带药区就是其中之一,适宜进行规模化生产。此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草木生长旺盛,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的主要药材有黄芪、红芪、大黄、金银花、天麻等。另外,陇南地区还是濒危药材保护生产基地,其中包括杜仲、山茱萸等。在药材基础好的重点产区,建立药材加工企业,构成加工企业集群,并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入一些资质较高的制药企业。在药材产量一般的产区,通过整合资源、组合优化生产要素,不断提高一些企业的竞争力和加工水平,不断推进药材加工企业现代化。 2、健全市场营销网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陇南地区可以建立中药材物流园,通过大型的中药材批发市场,对储存药材的设施进行标准化处理,引进先进的装载、包装等机械设备,构建信息交换平台。物流配送企业可以与药材储藏、药材销售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将药材信息发布在网络上,进行网络交易,通过物流企业将药材送达客户。

3、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投入的资金不能随意支配,必须投入到关键环节保证资金高效地运作,比如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药材方面的人才等。这样中药材的相关企业竞争力会提高,生产加工能力也会加强。

陇南地区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渠道宣传当地的中药材,宣传的内容包括:一方面,人们看中的是药材的质量以及药效,因此,就可以宣传该地的气候温和、药材生长环境良好、药材品质良好等。另一方面,可以宣传该地的药材生产、加工水平高。还可以宣传政府对该地的药材发展所提供的优惠政策,来凸显该地药材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药材知名度,提高企业效益。 五、结语

本文对陇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以该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化为例,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化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对策。这些对策可以提高陇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昌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J].学术交流,2004(11). [2] 高布权.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现存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

[3] 蒋国平.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3).

[4] 刘扬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 [5] 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