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3:30: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化测试三:核酸化学

一、填空题

1.碱基 和核糖 构成核苷,核苷和 磷酸 构成核苷酸,核苷酸残基之间以3’-5’磷酸二酯 键 相连。

2.tRNA的二级结构呈 三叶草 型,三级结构呈 倒L 型。

3. DNA的稀盐溶液加热至某个特定温度,可使其物化性质发生很大改变,如 紫外吸收增

加 和 黏度降低 ,这种现象叫做 变性 。其原因是由于 DNA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内部碱基暴露 。

4. Wats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中, 核糖和磷酸 处于分子外边,碱基 处于分子中

央,螺旋每上升一圈bp数为10 。

5. m 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 t 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6.双链DNA中若 G、C 含量多,则Tm值高。

7.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碱基环的共轭双键具有紫外吸收的能力_。

二、选择题

1.DNA和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化学依据是( D ) A.空间结构不同 B.所含碱基不同 C.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D.所含戊糖不同 E.在细胞存在的部位不同 2. DNA受热变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B. 多核苷酸键断裂成寡核苷酸键

C. 碱基对可形成共价连接 D. 加入互补RNA链并复性,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3.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占摩尔比为32.8%,则G摩尔比为( C )

A. 67.2% B.32.8% C. 17.2% D.65.6% E. 16.4% 4.对DNA片段作物理图谱分析,需要用( E )

A.核酸外切酶 B.Dnase I C.DNA连接酶 D.DNA聚合酶 I E.限制性内切酶

5. 单链DNA:5’—pCpGpGpTpA— 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单链分子进行杂交?( C ) A. 5’—pGpCpCpTpA— 3’ B. 5’—pGpCpCpApU— 3’ C. 5’—pUpApCpCpG— 3’ D. 5’—pTpApGpGpC— 3’ E. 5’—pTpUpCpCpG— 3’

6.核酶(ribozgme)的底物是 ( B )

A. DNA B. RNA C. 核糖体 D. 细胞核膜 E. 核蛋白

三、是非题

1.生物信息的流向只能由DNA→RNA,而决不能由RNA→DNA。( × )

2.在生物体内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 )

3.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顺序为

pGpApCpCpTpG。( × )

4.核酸内切酶是指能切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 × ) 5.核苷中碱基和戊糖的连接一般为C-C糖苷键。( × ) 6.限制性内切酶是特异核酸碱基序列专一性水解酶。( √ )

7.DNA中碱基摩尔比规律(A=T;G=C)仅适用于双链DNA,而不适用于单链DNA。( √ ) 8.RNA的局部螺旋区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 √ ) 9.DNA是生物界中唯一的遗传物质。( × )

10.在一个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 × )

11.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3个氢键,G、C之间有2个氢键。( × )

四、名词解释

1. 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但有碱基互补关系的DNA单链分子,或DNA单链分子与RNA

分子,去掉变性条件后互补的区段能够退火复性形成双链DNA分子或DNA/RNA杂交双链分子的过程。 2. 增色效应:天然DNA分子在热变性条件下,双螺旋结构破坏,碱基暴露,在260nm波

长处的吸收明显增加,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3. Tm值:当50% 的DNA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解链温度,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

时的温度。

4. DNA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多聚核苷酸链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结构的过程。 5. 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

结构,其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随之恢复的过程。 6. 超螺旋:超螺旋是指双螺旋进一步扭曲或再螺旋的构象。包括正超螺旋(变紧,过旋)

和负超螺旋(变松,欠旋)。

生化测试四:生物氧化

一、填空题

1. 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 线粒体内膜 ,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 细胞膜 。 2. 呼吸链上流动的电子载体包括 CoQ 和 cyt C 。

3. 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的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复合体Ⅰ、复合体Ⅲ 和 复合体Ⅳ。 4. 氰化物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氰化物阻断了电子从cytaa3 向O2 的传递,从而抑制了ATP(能量)的生成 。

5.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 NADH呼吸链 和 FADH2呼吸链 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 的氢的 受体 不同而区别的。

6. 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 → FMN → CoQ → Cytb → Cytc1 → Cytc → Cytaa3 → O2、

7.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 线粒体 内膜上。其递氢体有 质子泵 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 质子浓度 差,同时被膜上 ATP合成酶 所利用,促使ADP+Pi → ATP 。

8.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复合体Ⅰ、复合体Ⅲ 和 复合体Ⅳ。

二、选择题

1. 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D )

A. 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 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

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 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在线粒体内 D. 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 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2. 寡霉素通过什么方式干扰了ATP的合成?( D )

A. 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离 B. 使电子再NADH与黄素酶之间的传递被阻断 C. 阻止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 D. 抑制线粒体膜上的ATP酶 E. 使线粒体内膜不能生成有效的氢离子梯度

3. 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H进入线粒体的主要是 ( A )

A.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 柠檬酸穿梭机制 C. 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 4. 下列化合物中,除了哪一种以外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D )

A. NAD B. ADP C. NADPH D. FMN E. PEP

三、名词解释

1. 呼吸链 有机物代谢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系,

逐步从高能向低能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传递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其中释放的能量被用于合成ATP。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2. 氧化磷酸化 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H 在电子传递链上进行传递所释放的能量,

同ATP的合成相偶联的过程。 3. 高能化合物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

/摩尔或5千卡/摩尔)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4. 解偶联作用 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中,有些物质能使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两个过程分

离,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能都变为热能。

生化测试题五:糖代谢

一. 填空题

1. 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 液/质 进行。

2. 糖酵解途径唯一的脱氢反应是 3-磷酸甘油醛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脱下的氢由 NAD+ 递氢体接受。

3. 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磷酸果糖激酶 。

4. 一次三羧酸循环有 4 次脱氢过程和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5.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 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酸及核苷酸辅酶的必要原料)和+

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还原性代谢反应) 。 6. 肌肉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 。

7.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8.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 2 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 38或36 分子ATP。 9. 丙酮酸脱氢酶系位于 线粒体内膜 上,它所催化的反应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一次产生 CO2 的反应。

10. 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 柠檬酸 。由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所催化的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11. 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 异柠檬酸脱氢酶 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催化。 12. TCA循环中大多数酶位于 线粒体基质 ,只有 琥珀酸脱氢酶 位于线粒体内膜。

13. EMP途径产生的NADH?H必须依靠 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或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FADH2 和NADH?H 。

14. 磷酸戊糖途径是 糖 代谢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

细胞的 细胞液 内进行。

(删除)15. 糖异生主要在 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中进行。

二. 选择题

1. 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的产物是:( E )

A. 乳酸 B. 丙酮酸 C. 苹果酸 D. 丙二酸单酰CoA E. 草酰乙酸 2. 糖有氧氧化、糖酵解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在: ( D )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果糖 C. 3-磷酸甘油醛 D. 6-磷酸葡萄糖 E. 5-磷酸核糖 3. 对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

A.它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 B.反应不可逆

C.催化反应的酶都在线粒体内 D.一分子乙酰CoA进入该循环可产生12分子ATP E.四次脱氢的受氢体均为NAD+

4. 有关葡萄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D )

A. 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2分子ATP B. ATP的生成部位在胞浆

C. ATP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 D. ATP是通过H在呼吸链传递生成的 E. ATP的生成不耗氧

5. 催化柠檬酸转变成α-酮戊二酸的酶是: ( C )

A. 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B. 琥珀酸脱氢酶与乌头酸酶

C. 乌头酸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 D. 乌头酸酶 E. 柠檬酸合成酶和苹果酸酶 6. 在糖原合成时,葡萄糖单位的供体是:( E )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葡萄糖 C. 1-磷酸麦芽糖 D. GDPG E. UDPG

三、名词解释

1.糖酵解 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

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3.糖异生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

简单逆转。

4. 磷酸戊糖途径 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不经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在6-磷酸葡萄糖脱

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经氧化脱羧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

生化测试六: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

一、 填空题

1.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主要来源于 脂肪酸的β-氧化 ,NADPH主要来源于 磷 酸戊糖途径。

2. 脂肪酸合成中酰基化合物的主要载体是 ACP/酰基载体蛋白 ,脂肪酸分解中酰基化合物的主要载体是CoA 。

3. 脂肪的β-氧化包括 脱氢 , 加水 , 再脱氢 , 硫解 四个步骤。

4. 乙酰COA和CO2反应生成 丙二酸单酰COA , 需要消耗 1个 高能磷酸键,并需

要 生物素 辅酶参加。

5. 脂肪酸的合成部位是 细胞液 ,分解部位是 线粒体基质 。

6. 在脂肪酸的合成中,乙酰COA通过 柠檬酸-丙酮酸 转运体系从 线粒体基质(部位)进入 细胞液 (部位)。

7. 人体内转运氨的形式有 谷氨酰胺 和 丙氨酸 。

8. 联合脱氨基作用包括 转氨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和 转氨偶联AMP循环脱氨基作用两种方式。

9. 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环是由 氨基甲酰磷酸 和 天冬氨酸 合成的。

二、填空题

1. 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 C )

A. 酰基转移酶 B. 乙酰COA羧化酶 C. 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Ⅰ D. 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Ⅱ

2. 奇数碳原子脂肪酰COA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COA外还有 ( B )

A. 丙二 酰COA B. 丙 酰COA C. 乙酰COA D. 乙酰乙酰COA 3.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比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多了一种酶,是( D )

A. 硫解酶 B. 脂酰COA脱氢酶 C. 烯酰COA水合酶 D. 烯酰COA异构酶 4. 下列哪一种物质的生物合成不需要PRPP( C )

A.嘧啶核苷酸 B.嘌呤核苷酸 C.His D.NAD(P) E. FAD 5. 转氨酶的辅酶为 ( E )

A. NAD+ B. NADP+ C. FAD D. FMN E. 磷酸吡哆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