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体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1:0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体会

作者:马依拉·买买提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3期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33例和预见性护理组34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预见性护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急救中所耗费的时间、相关重症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急抢救耗时、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919,P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见性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3..02 颅脑损伤作为重症外科病症之一,其病情普遍较危重,同时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具有病情发展快、复杂多变等特点,其患者因颅脑损伤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稍有不慎将引发患者死亡[1]。对此,在临床治疗及护理重症颅脑损伤者时,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其病情状态,根据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者症状体征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只有细致、规范的护理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疗效。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措施,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6±3.6)岁。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闭合性损伤27例,开放性损伤40例。通过利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评估所有患者分值均在8分以下。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33例和预见性护理组34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49.1±3.3)岁;预见性护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8.2±3.9)岁。两组患者对比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伤情、年龄及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西医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护脑及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为:控制因颅内压增高诱发的继发性脑损伤,给予药物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2次/d;早期抗生素药物为:0.9%氯化钠注射液300~500 mL+头孢地秦钠3.0 g,静脉滴注,积极预防泌尿系及呼吸道感染;给予5% 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甲氰咪胍0.2 g,静脉滴注,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方法为给予中药清开灵注射液20~40 mL+5%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护理方式,遵照医嘱行通气支持、体征监测、静脉治疗及颅内控压等护理。而预见性护理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首先患者在入院后及时进行相关症状、体征的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具体伤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痉挛及四肢活动异常等;必要时可行心电监测。对部分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时,可适当将其头部侧枕,预防口腔秽物或分泌物影响气管通畅,引发物质误吸;定期清洁患者口腔内部痰液及分泌物,避免形成痰痂堵塞;若在护理期间发现患者呈深层次昏迷状态时,需及时与主治医师报告,并行纯氧吸入处理,行机械通气或气管切开治疗,确保气道通气畅通。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择项。 2 结 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两组患者急救中耗时对比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常出现病情应急情况,其急救则是必要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急救中所花费的时间,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急救时间(38.16±8.37)min;常规护理组(64.11±13.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71,P

2.2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919,P 3 讨 论

预见性护理概念是当前临床护理学科提出的新型服务理念,是指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服务时,对患者相关情况及可能会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评估,针对其侧重点进行护理,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以此来降低相关问题或事故的发生,将传统的被动式护理变为主动型模式[2]。颅脑损伤则是近几年较为多见的外性损伤,其病情普遍危急,难治愈,预后情况较差,死亡率高等,为护理治疗带来较大的挑战。

预见性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被动需求型护理模式,其主动式服务理念促进护理工作的高效率,同时其主动性护理能激励护士工作热情,通过细心、周到的服务、专业的操作技术来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各类潜在的危险诱发因素,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3]。同时,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实施也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的交流沟通,得到其家属的有效配合,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4-5]。总之,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及症状的改善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张春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4):281.

[2] 李凤霞.重型颅脑损伤100例患者的临床监测及预见性护理[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6):449-450.

[3] 尚旭丽.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1):37-39.

[4] 陶艳玲,管玉梅,赖文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时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3):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