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8:59: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济南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妒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14.(1)贫寒交困;(1分)孤苦伶仃;(1分)牵挂亲人,关心国事;(1分)愁苦无奈、百无聊赖;(1分) (2)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景;(1分)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1分)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2分) 注:如果答“与题目照应”(或者点题)也给1分。 2014德州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②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4分) 14.(1) “密”,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 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2分) “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 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仅思念和关怀。(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14.(2)表达了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2分)以及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2分) 2014济钢第三次摸底考试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闲居 徐通

草阁春方暮,柽阴日未斜。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

②③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卑栖有至性,长此卧烟霞。 注释:①柽(chēng):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⑴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 ⑵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4.⑴蜗牛爬过的断壁上,留下银白色的蜗涎,深黑的墙壁被划分为二。院内院外,一片莺啼之声。这是一幅美妙静谧的山村暮春图景。(2分)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蜗涎”之静,后写“莺语”之动,以静显动,以动衬静。(2分)

⑵尾联用“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等表达自己甘于淡泊、出尘拔俗的志趣和愿意永远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4分) 2014济宁市二模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词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4分) ⑵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⑴本词一、二两句,描绘了平芜苍茫、落霞辉映、归雁纷纷栖落沙洲的景象;通过晚霞、大雁、汀州、平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寂寥的深秋氛围,给人以落寞、凄清的感受。(4分。意思对即可)

⑵本诗下片抒发了诗人年华流逝、事业无成的伤感,漂泊无定、只身天涯的悲叹,和秋风染鬓、借酒浇愁、闲数暮鸦的孤独苦闷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2014临沂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缚鸡行① 杜 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岁暮夔州西阁。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

(1)这首诗看似轻松,其实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请简要分析结语“注目寒江倚山阁”的妙处。(4分)

14.(l)①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得失不好定夺的无奈、矛盾心理。鸡吃虫蚁,有伤生灵:鸡卖出去,就会遭受宰杀,反复想来,却没有万全之策。②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4分。每个要点2分)

(2)①以景结情,将欲尽未尽之意融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含蕴无穷,韵味悠长;②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语言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4分。每个要点2分) 2014青岛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2)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4分) 14.(8分)①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评分标准:特点2分,心境2分。

②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评分标准:拟人手法分析2分,情感2分。 2014日照市二模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 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4分)

(2)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请自选一个简要赏析。(4分)

14.(1)张诗写秋夜漫漫,秋虫长鸣,(1分)思妇独守闺中凄清寂寞而思念、关爱远征的丈夫。(1分)黄诗写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1分)诗人触景生情,因自己不得意而思念被贬的好友苏子由(苏辙)。(1分)(意思对即可)

(2)“逼”字有“逼迫”之意,(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晚秋天凉,秋虫被逼无奈叫声的悲凉传神地显示出来,(1分)衬托思妇的寂寞难耐,夜不成眠。(1分)(意思对即可)

“催”有“催促”之意,(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时至晚秋,秋虫的鸣叫催促妇女制作裘衣,(1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或仕途坎坷的落魄)。(1分)(意思对即可) 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8分)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fan)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②山礬;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①这首诗写出了水仙花怎样的特点?(4分)

②有人说本诗对水仙花的描写在前后的不统一中体现出独特的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①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的清香、俊逸高雅的神韵(形色香神各1分)。

②同意。前五句都用美女形容水仙,写得幽细秀美,第六句忽作粗矿之笔,把三种花都男性化了,前后不统一,不调和,结句写出门后对之欣赏而“一笑”的,却是“横”在面前的“大江”。这个形象,和前面所写的水仙形象相比,“大”得惊人,“壮阔”得惊人,貌似更不统一;但在这陡峭的转折、强烈的反差中体现出参差变幻之美,进而让读者体味到作者的精神追求。 2014烟台市二模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1)“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4分) (2)请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4分)

14.(8分)⑴(4分)“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2分)又引出下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2分)

⑵(4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2分)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2分) 2014淄博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4分)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4分)

14.(1)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土里露出了头。(2 分)运用了细节描写,预报早春,点明了时令。(2 分) (2)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紧扣题目中的“除夜”这一特定时间,不写梅花形态,只写梅花香气)(2 分)以虚写实。(2 分) 2014东营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