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模拟冲刺题(单选十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9:52: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2.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要想富先修路

3.乏慧项列举了我国常见气象灾害与其发生地区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涝~西北地区 B.洪涝~东北地区 C.春旱~华南地区D.伏旱~华北地区

4.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 ).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 第六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5.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是指( )。 A.骑马 B.杂技 C.驾车 D .防御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世界年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A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试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首例获得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B项错误。黍指小米,稷指高梁,C项错误。海南岛是我国野生稻最为丰富的地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在此找到野生“天然杂交水稻”,首创“三系”杂交水稻。故选D。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A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B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统的影响,C选项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活习惯的影响,D选项不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故选D。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洪涝一般出现在雨水较多的地区,而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所以不可能出现洪涝;春旱一般出现在华北地区;伏旱一般出现在华南地区;东北靠海,东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容易形成大的降雨,所以说东北地区也常有洪涝灾害。故选B。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瞌》里,“命运”是活生生的。从感觉上,乐符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所以称之为“命运交响曲”。故选B。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六艺”中的“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培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故选C。

更多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告和备考资料敬请关注中公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www.zgsydw.com/heilongjiang?wt.mc_id=bk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