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疏钞】莲池大师(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5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弥陀疏钞】莲池大师(一)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讲记》三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大觉仙。华发莲生因带果,莲成华落实摧权。展开千叶全机现,摄入孤房众德圆。醒尽长安红紫梦,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大师 在法题的下方有一行介绍莲池大师的文字——“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我们一一解释一下,由此来简单介绍一下莲池大师。 “明”,就是指明代,是指莲池大师出生的年代,莲池大师出生在明末万历年间。 “古杭”,就是指莲池大师出生的地点,古称杭州,南宋时曾在那里建首都,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叫临安,现在叫杭州是复古,恢复了古代的名称。 “云栖”,是指莲池大师所住持的“云栖寺”。 “云栖寺”又有何来由呢?

“云栖寺”座落在杭州旁边的五云山山麓。五云山的山顶上,常常有五种颜色的祥云盘旋其上,所以就叫“云栖”。 这五色祥云又会渐聚在山西面的坞(“坞”就是指四边高、中间低的地方)中,经久不散,当地人就称它“云栖坞”。 宋代时这个地方曾有一个寺院,是志逢伏虎禅师开山建的,就叫“云栖寺”,以后这个寺院荒废了。 莲池大师出家参学回来之后,对云栖坞这个地方很有感觉,就好像慧远大师来到东林寺觉得这个地方足以栖心一样,于是就在那里住了下

来,恢复了这座寺院——“云栖寺”。

“沙门”,是指出家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比丘。 我们接着来看一下“袾宏”二字。“袾宏”是莲池大师的讳号。 莲池大师是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表达他的志向是西方净土的莲池。 “袾宏”这个名字,能够让我们了解莲池大师性格的一面。接下来我们就谈一下这个名字的渊源。 莲池大师是在性天文理老和尚座下剃度的。性天文理老和尚以前隐居于终南山无门洞,后来云游到杭州,就住在了杭州西山的黄龙庵。 这位老和尚道德很好,莲池大师还没有出家时,就和自己的续弦妻子汤氏皈依到他的座下。 莲池大师在三十一岁出家时,也是依老和尚出家的。 出家人法,依某位和尚出家是要尊从他的法系,依法系起法名的。性天文理老和尚所依法系是“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 老和尚的徒弟这一辈就在“殊”字辈,文殊的“殊”。 那为什么莲池大师不叫殊宏,而叫袾宏呢? 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我们了解一下。 明初洪武年间,有一位高僧很得当时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器重。 有一次他召见这位高僧,特别加以优宠,用一个白玉盏,赐乳让其服下去。这是皇帝对他人很高的礼遇。 这位高僧回去以后就写了首谢恩诗,其中有两句诗是: “一盏琼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 没想到,朱元璋看到这首诗中的“殊”字时,竟以为是在骂他。

“殊”字分开看是 “歹”和“朱”,“歹”是坏的意思,“朱”是他的姓。 朱元璋想,你这不是说我是歹徒,骂我是不好的人吗?这是他想兴文字狱的样子。 那个时代是君主时代,以君主的个人意志为上,朱元璋一生气,就让下面人把这位高僧给斩首了。 等斩首完之后,朱元璋他才省悟到这位高僧不是在骂自己,但悔已无及了。(按:此宿世杀业所感,业力现时,不能自主。杀业之难消如此,可不戒哉!如来于诸戒之中,皆以杀戒居首,其深慈大悲,至极无加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与高鹤年居士书》) 莲池大师知道此事之后,他就避讳——避开明朝帝王的姓氏,把左边的“歹”字换成双衣旁,改为“袾”。 “袾”字,在古代的字意中也是朱的意思,所以皇帝再想兴文字狱也就没办法兴了,所以他就叫袾宏。 由这个名字就足以见莲池大师用心周密,慎微杜祸。(按:有人把“袾”字误写为“祩”字,大错特错!“袾”是大红色,而“祩”是“诅咒”之意,当然也有“祝贺”的意思,二字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