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9:0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作者:曹 胜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4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科技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 D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372(2008)04-0096-04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苏东剧变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发展过程。纵观历史,科学社会主义既凯歌行进,又险境丛生,既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又面临严重的挑战。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都与科技革命休戚相关。正确认识科技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握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

“革命”一词原属政治范畴,本意是指社会形态的质变。列宁对于革命这一概念是这样界定的:“革命这种改造是最彻底、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而不是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改造旧事物,力求尽可能少加以破坏”。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变革,它不是单纯对社会的某一领域或某—方面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是能从整体上或从根本上影响社会的变化,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上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恩格斯也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想到,他们所造成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马克思在详细考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生产力革命与生产关系革命的关系后指出:机器的发展则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是一般生产关系发生革命的起点,“随着一些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生产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毛泽东非常重视科技革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思想,并且强调指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把党的工作的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邓小平明确表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具有重大意义。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胡锦涛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

人类社会自资本主义时期以来,已发生了三次重大科技革命,在最终意义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革。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经济基础、自然科学基础、阶级基础,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把个体小生产变为社会化生产的伟大变革,生产资料从原来由私人使用变成了由大批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生产进程从分散的个人行动变为许多劳动者共同协作的社会行动,劳动产品不再是个人劳动的成果而是许多人共同劳动完成的社会产品。社会化生产的性质,要求由社会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对社会生产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由社会全体成员来享有社会劳动成果。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已经成了社会化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桎梏,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建立与它的革命本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发展迅速,特别是标志着科技革命的三大自然科学理论,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在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基本成就和最新发现的基础上,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无产阶级世界观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发现了社会历史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认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18世纪在英国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也逐渐壮大成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伟大飞跃。所以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及大工业带来的后果。”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技术为中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恩格斯指出:“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以至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愈来愈不胜任了。”科技革命所激发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它导致生产力反抗资本主义和剥削的革命,强制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就是垄断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因为垄断必然导致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消失,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此外,垄断还会导致寄生性的食利阶层和食利国的产生以及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腐败。这样的资本主义,由于需要的是专制而不是自由,因而不仅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反而会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因而“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新的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指出,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程度不高,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不是十分突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突飞猛进,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空前加剧,必然造成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帝国主义国家现有的实力与原来占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之间的不相适应。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要改变这种不相适应,除了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以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