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22:4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作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认真抓好。

此后,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布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于1991年8月颁布_r《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称“《规范》”)。《规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书育人,精心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新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没若干重要问题的决}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部门对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规范》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并于1997年9月予以正式颁布。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以邓小平理论指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修订后的《规范》更具针对性,更加切合当前实际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确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关注师德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向全国的教师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要求:“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要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要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这次讲话的精神为21世纪初中国师德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道德建设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向全国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为全国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新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4个基本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人们展示,我们要建设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为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为创建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较充分

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师德培养方面的研究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主要应从两方面看:一是看他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①( ① 参见连健生:《浅议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民教育》,1982年第9期。)以后,又有人从教师特殊的职业性质和任务着眼,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献身事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①( ①参见荆世华:《论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4期。)多年来,人们对师德内容的研究不断加深,有人从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出发,认为“教师除应具有一般人应具有的‘为人正直、忠诚老实、作风正派、情操高尚、襟怀坦白’的道德素质外,还应具备‘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的优良师德。”②(②参见任勇:《未来理想教师的素质》,《教学与管理》,1993年第1期。)有的人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创新、谦虚、公正、宽容。③(③参见王新华、赵英杰:《试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还有人从理论上思考师德的范畴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师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4)尊重教育科学,认真负责,勇于创造;(5)乐于合作,珍重合力;(6)端庄优雅的仪表和风度。④(④参见王逢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4期。)

2.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改革开放后,对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方法的研究多数渗透在对师范院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中。综合这些研究,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主要有: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学科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师应抓住课堂这一德育的主要阵地。如上海市的中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深化对师范学科教学发挥德育功能规律的认识,坚持做到“有意”、“有机”、“有情”、“有效”,正确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所谓“有意”就是从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自觉坚持教学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考虑学科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有机”就是指学科教学中德育因素和智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即要做到:第一,紧扣学科重点,发挥德育功能;第二,找准结合点,闪现思想火花;第三,抓住教育时机,发挥主导作用;第四,区别具体情况,把握教育分寸;第五,实现相近学科之间、必修课程之间、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宣传教育合力。“有情”就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充满爱生之情,积极创造有利于教育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达到通情达理的教育目的。“有效”就是追求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搞形式主义。①(①参见邵之泉:《师范学科教学发挥德育功能的探索》,《师范教育》,1992年第7期。)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展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 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寓师德教育于教育见习、实习中。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实习和见习,学生一方面能从实习学校的教师身上学到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道德品质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由于身份的变化,师德意识油然而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能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寓师德教育于党团活动之中。师范院校的党团组织应在培养学生师德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活动,将渗透共产主义因素的师德教育寓于其中。如组织党课、团课学习班,辅导学生学习马列著作、邓小平理论;邀请先进教育工作者、革命前辈、政府官员等举行各种报告会或座谈会;举行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竞赛;学习先进人物,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等等。

第三,寓师德教育于社团活动之中。学生中的社团是由学生自由组合的群众团体,是学校中学生自治的突出表现形式。学生们可以在自愿参加、自己组成管理机构、自己制定活动计划、自己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及道德修养。这也是他们未来能够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准备活动。

第四,寓师德教育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之中。师范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可以着重于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考察上。学生通过这种社会调查活动,可以了解社会,洞察时代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要做好未来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帮助扫盲,开展科普讲座,当校外辅导员义务讲习,当家庭教师等等,都是直接将知识奉献给人民,是直接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动,可以为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常规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抓好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工作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应该运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后,首先要进行校风校纪、遵章守法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守则》等学校的具体规章制度,注重对学生举止言谈、仪表装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师范生只有自身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为自己的学生树立榜样,才能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学生。 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

21世纪初,有人提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实际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的任务:

一是修订乃至重新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称重建师道。这是国家或行业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它表现为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要求、调整和引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和重建,必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应建立在对时代特征正确和深入把握的基础上。

二是评估现实的教师师德状况。这种评估着眼于搞清究竟哪些准则和规范真正在教育实践中现实地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这种评估中,清晰地区别什么是国家倡导的理想状态,什么是现实的师德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将师道转化为师德。即将现实尚不理想的师德状态,逐渐建设成与新师道相吻合的新师德状态。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把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转变的客观规律,并使建设和转变工作遵循这种客观规律。

按照上述思路,新时期师德建设重点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对教师现实师德状况以及师德成长和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并契合时代发展对师德重建的要求。依据这种思路,研究者认为,今后我国师德建设的重点主要应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1)塑造富于时代特点的教师新道德形象。教师职业道德的成长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独行的,而是与其一般道德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据研究者在5个省市对1 000多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约有87%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与其一般道德状况密切相关的,即一般道德水平较高的教师,其职业道德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从道德构成的原理和要素看,一般道德与职业道德相比较,具有更高抽象层次,因而,就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指导价值。在许多情况下,职业道德就是一般道德的自然延伸。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虽然没有成文的标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却对教师的一般道德水平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例如:日本文部省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成文的系统要求,但社会一致认为,教师应当是公众文明的典范,教师应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在德国,公立学校的教师一般应为国家公务员,政府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明文规定,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国家公务员所应具有的道德水平并承担相应的政治义务、职务工作义务以及行为义务。

研究者还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水准和形象对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和巨大的教育力量并直接指向学生道德成长的核心部分。这是因为,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道德行为或道德性是他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适应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也是成人社会以各种各样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道德规范渗透给他们并使之内化的结果。在这种过程中,令少年儿童信服的榜样和这些榜样所倡导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力。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教师的榜样和范例作用,是因为在少年儿童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个体和群体中,如家长、亲友、邻居、同伴团体,唯有教师的榜样和范例作用,最具有社会引导意义以及权威性和可控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个社会对现实社会道德状况不满意的话,则首先应求助于学校。因为教师是社会诸群体中最易理解、倡导和实践文明和先进的道德规范的群体,在他们的倡导和带领下,文明和先进的道德规范就有可能在年轻一代中扎根并发展起来,从而逐渐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主流的地位。

从上述分析中,研究者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教师对学生道德发展的范例影响作用,是由教师整体道德状况、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教师角色和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第二,在社会转型和道德重建时期,教师首先应成为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新道德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实践者。否则,新道德的流行发展和主流地位的逐渐形成就难以想象。 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研究者指出,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其最明显的特征。随着中国加入wTO,这种发展趋势只能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使长期以来按照计划经济和封闭社会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体系已经严重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育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向公民提出了以“契约一诚信”、“平等一民主”、“尊重个人~社会合作”为核心的更高的道德的要求。我们已经面临一个公民道德重塑的时代。另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和经济层面上,道德上的相互理解、认同乃至引进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契约一诚信”、“平等一民主”、“尊重个人一社会合作”的道德体系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因而是新时代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和文化道德兼容的共同点。

研究者认为,21世纪初是中国道德重建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成为新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率先垂范者。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全体教师中,建设契合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规范,在学生中树立新的道德形象。

那么契合时代要求的新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呢?研究者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契约一诚信”;二是“平等~民主”;三是“尊重个人一社会合作”。因为这三个方面是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形成人与人之问相互尊重与合作新关系的核心道德基础,代表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研究者特别强调,之所以成对地提出三种新道德观,是因为每对道德观和道德行为都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契约就无所谓诚信;没有平等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没有对个人的尊重,社会合作就难以健康地发展。

(2)打造具有“可逆”特征的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中常见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其中师生关系处于核心的位置。这是因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构成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关系范畴,而师生关系又是教育中发展状况欠佳并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范畴。国内一些相关研究证实,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与教师相比自己处于很低或较低的地位。研究者认为,这种长期的非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态,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和开拓精神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一种“可逆性”的平等师生关系,不仅是改善学生生存与学习状态,建立进步、健康的师生关系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未来一代的需要。新时代呼唤可逆性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的新型“平等一民主”型人际关系的基础。 研究者尖锐地指出,我国现存的主流师生关系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那么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平等的本质是什么呢?平等的本质就是当你以某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时,也允许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你自己。也就是说,平等是一种可逆的关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它主要指向交往关系的性质,而非交往的内容。其重要的判定领域有态度、话语与行为方式。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角色、责任、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应当成为不平等师生关系的理由。具有进步、健康师德观的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可逆性的平等方式进行教育和教学,并能以自己良好的人际范例,帮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中领悟出健康平等人际关系的美好道德内涵。这种事例在许多优秀教师那里能看到,在许多优秀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也经常能看到。

二是由于教师在制度、知识、经验等方面相比学生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建设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甚至司以说,是以教师的自觉导入为开端的,教师在教育和师德理念上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是很难摆脱教师霸权主义束缚的。

研究者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允许学生采用可逆的同等态度、话语方式、行为方式来对待自己,那么,他就容易在先前就调整好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或许从此就建立起来了。

“平等”绝不是一个口号或一只光环,“可逆”既是其本质,也是一个具有操作意义的标志。

(3)倡导“进取”性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入改革的时代,改革的大潮已经波及包括教育在内我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改革要求人们必须不断重新调整对待新生事物和时代变动发展的态度和关系,“与时俱进,,代表了时代的风范,“进取”是改革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别要求。

“进取”性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职业道德规范,它反映的是在转型或改革时代教师处理传统的工作目标和方式与新工作目标和方式的基本准则。由于“进取”性教师职业道德反映的是教师如何处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各项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进取”性职业道德的建立。例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就是教师对这次改革的态度和教师的素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表明,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进取”性职业道德的建立。改革时代对教师的“进取”性职业道德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进取”性教师职业道德有下列三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