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3:58: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8 盘古开天地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

师:盘古用他的大斧子把这个世界给劈开了,从此世界有了天和地,盘古接下来又做了什么?

生:盘古怕它们会合在一起,一直都未停息。

师: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这多么神奇啊!这就是顶天立地的盘古呀!现在你们就是盘古了,请你来做做这个动作,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你感觉怎样? 生:很累。 生:很费力。 生:手特别酸。

师:别放弃!天地似乎又要合在一起了!加油! 师:体会之后,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我感觉到盘古的脖子很酸了。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我感觉到盘古的脚很痛了,快要撑不住了?? 师:此时此刻的盘古在想些什么呢? 生:为了后代我不能放弃。

生:如果放弃了,天地又会混沌一片了。 师: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怎么样了?

生:盘古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十万年呢?

生:盘古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万年呢?

生:盘古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永远地倒下去了! 赏析:《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文中用充满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作为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所能体会到的神奇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了“顶天”“蹬地”这样两个动词帮助学生体会盘古在开天辟地时动作上的艰辛,紧接着通过“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进一步感受时间的漫长会使如此简单的动作变得艰辛百倍。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文字,回归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教师重点创设了让学生当盘古感受顶天立地的情境,体验盘古这位英雄顶天立地的辛苦,学生随着教师语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情节的起伏而起伏,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

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加深了神话与现实的联系。盘古那顶天立地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 ◆品词感悟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醒来后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读。)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教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句话吗?哦!都是。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把“猛劈”读得特别重,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天和地是混沌一片的,是很重很重的,如果不用劲就劈不开。 师:你读得好,说得更好!(掌声送给他)谁能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听你读,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情形,咱们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

师:读得多投入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就叫做——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主体感悟出发,一步步地引导、发现“猛劈”这个词语的深刻含义,并且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无形之中将“听、说、读”融于学习的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