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修日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09: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如何根据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实行有效的科学教育,我在此方面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中——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形成良好行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一、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一)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信息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

如:在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方法》中,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这样让幼儿能够

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小朋友们看着看着,根据动物的不同保护方法,将动物们进行了归类,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 有了对科学所持的正确态度,就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需要一定的过程。幼儿的特点是好模仿,可在范例、榜样的作用下,通过大量的行为练习,帮助其良好行为的形成。电教手段中的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加速良好行为的形成。可将幼儿生活、游戏中一些正确的行为展现给幼儿。如在多元智能教育中科学领域中要教育幼儿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幼儿看到录像中的小朋友在吃饭时不挑食、荤素搭配;长得非常好,于是他们各自也怀着“我也可以这样做”的愿望,向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教师的鼓励、评价、加上经过集体的练习、参与、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入手,加速了良好行为的形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载体,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带来了生机,而当它与其他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结构时,则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优化教育技术的过程。在中班“预防龋齿”活动中,先引导幼儿看动画资料片“小红脸”和“小蓝脸”,形象的媒体再现了细菌如何侵蚀牙齿,使小朋友知道龋齿的危害;然后又启发幼儿谈论生活中的经验,说说小细菌的危害,然后进行操作、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一起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最后大家讨论怎样保护牙齿,不让

小细菌来破坏它。在短短的30分钟内,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学习了正确的行为。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优势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要在幼儿园广泛推广这种教学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还必须解决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必须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作为前提。我所在的幼儿园是农村幼儿园,我园还未配置电脑、大屏幕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等一系列设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条件。而且,目前我们教师的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的水平还参差不齐,所以,在以后希望能给我们教师提供必须的硬件条件,作为教师,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我想,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最终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新《纲要》的颁布,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到重要的地位。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用电教手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