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精选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4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 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及国外实践情况 1.1 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经过近70年的发展演变,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代表,因此当前比较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还是出自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学者。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1]

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是这样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本质、媒介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更确切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宗旨为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介如何传输信息、媒介自身如何运作、媒介如何构架现实,以及要求学生具有创作媒介作品的能力。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全国通用教科书,对媒介素养下了更为详细的定义。定义为:媒介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媒介、使用媒介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媒介特性、媒介传播技巧和媒介传播效果的手段。[2]

英国媒体素养教育专家David Buckingham这样说:“媒体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体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3] 1.2 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的实践情况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的出现和其他媒介渠道的更新,人们接触和享用媒介资源的机会和时间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感觉到了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对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作了规定,要求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开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或在有关学科中增加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至1997年,英国已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了媒体研究课程,并有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过媒体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单独或放在英语课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成为常规教育的国家。

北美洲的加拿大是媒介素养教育颇为普及的国家。加拿大教育界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青少年要想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人,就必须具有解读、理解不同形式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健康的批评思维技能。

1978年,美国再度强调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政府拨款支持四项有关电视批判性观看能力的研究计划。这四项计划分别针对儿童(包括学前至小学)、初中、高中、成人等不同年龄层

的人群,进而制定和编印出相关的课程与教材。加利福尼亚、夏威夷、新墨西哥等州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教育大纲之中。目前美国正从技艺教育、媒介艺术教育及民主教育三方面进行整合,以期更有系统地推行媒介素养教育。

由此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已取得了自身应有的地位。 2 我国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2.1 信息时代的呼唤 2.1.1 信息社会的来临

21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已将人类带入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已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信息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便是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交换和使用着大量的信息,信息按指数增长,呈现出爆炸的势头。而这些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大众传播媒体,西方有人这样形容现代人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每天都被来自各种媒介的大量信息所包围,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现代人与大众传媒如同鱼与水的关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愿不愿意,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社会,每天都接触到数以千万计的媒体观念、信息和形象。

大量信息汹涌而来,无序的信息使人难辨真伪,难以取舍,不但未能消除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反而还会使人们无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