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高山仰止(重点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0:2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请指出“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2、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3、孔子对儿子的教育并无偏私,孔子这样做是否少了些父亲的温情?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一”指:陈亢向孔子的儿子伯鱼所提的问题:“你从老师那里听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三”指:陈亢听了伯鱼的回答后所得到的三点启发,即要学好《诗经》,否则无法讲话;要学习礼仪,否则没法立身;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私。

2、本章体现了孔子孔子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上很重视诗经和礼乐的学习。

3、孔子教子并不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正体现了孔子对儿子与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的宽阔胸襟和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大爱精神的体现;不偏爱,正是君子爱子的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案例可说比比皆是。

(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从文中可知子路和冉有的性格有何不同?

2、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 3、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案】

1、子路:勇气过人却失之冲动鲁莽,即孔子所说的“兼人”。冉有:优柔寡断,做事畏缩,即“退”。

2、孔子会说:“闻斯行之。”因为孔子曾用一个“达”字评价子贡,表明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做事能够自己把握好分寸。 3、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评价:好。每个学生在德行、才智、个性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其各有所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可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孔子对同样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了不同的

诲人不倦

6

回答,因材施教,正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

①“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习染的作用,是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是天才论的观点。两种观点侧重点不同,局部看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从大处看却是可以统一的。

②我更认同“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天资聪慧的人,不通过后天长期的努力,也会变得平庸愚钝,如王安石笔下的神童仲永;生来愚钝的人,经过后天的刻苦磨砺,也能变得聪慧干练,成就一番事业。禀赋固然会有愚智之别,但后天的习染能改变这一切,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五)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杭州市高二语文期末检测卷)。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素以为绚:在素的基础上画彩色花纹。②绘事后素:绘画的事后于素地,即有了底子然后绘画。

1、这几章节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

2、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为什么孔子认为可以跟子贡、子夏“言诗”了? 【答案】

1、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2、比喻一个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习,精益求精,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3、子贡由人生的道理领悟到了诗经的深意;子夏从“绘事后素”领悟到了“礼后于仁”。他们都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孔子认为可以跟他们谈论《诗》了。

(六)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杭州市高二语文期末检测卷)。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

诲人不倦

7

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 2、你是如何理解这个矛盾的? 【答案】

1、在第一章节中孔子强调教育要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第二章节中孔子却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

2、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第一章节,诲人不倦是在强调教学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尽心尽力,不知疲倦。第二章节则是在讲教学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先积极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学生未能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老师则不应勉强施教,否则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七)2009年浙江高考卷论语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答案】 1、举一反三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

(八)2010年浙江高考卷论语题: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分析:《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诲人不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