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9:47: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
先秦部分
一、《诗经》四首
1、鹤鸣 《诗经·小雅》
[正文]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其下维萚[4]。他山之石,可以为错[5]。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 1 ]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 2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3 ]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 [ 4 ]萚(tu?):落下的树叶。 [ 5 ]错:磨玉的石块。 [ 6 ]榖:楮树。
[导读] 《诗经·小雅·鹤鸣》可以看作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向前走,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残枝枯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用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进而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从而形成一幅
1
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图画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充满诗意。读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2、伐木 诗经·小雅
[正文]伐木丁丁[1],鸟鸣嘤嘤[2]。出自幽谷,迁于乔木[3]。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4]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5]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注释]
[ 1 ]丁丁:伐木的声音。 [ 2 ]嘤嘤:鸟和鸣的声音。 [ 3 ]幽谷:深谷。乔木:高树。 [ 4 ]相:视,看。 [ 5 ]矧:况且。伊:这。
[导读]诗章以鸟鸣求伴为喻,说明人不能没有朋友,表现了古人对待友情的真诚态度。
3、楚茨 诗经·小雅
[正文]为宾为客,献[1]酬[2]交错。礼仪卒[3]度[4],笑语卒获[5]。 [注释]
[ 1 ]献:主任劝宾客饮酒。 [ 2 ]酬:宾客向主人回敬。 [ 3 ]卒:尽,完全。
2
[ 4 ]度:适度。
[ 5 ]获:得宜,恰到好处。
[导读]宴席礼仪是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交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把握得体,表现适度。
4、烝民 诗经·大雅
[正文]仲山甫[1]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2],小心翼翼[3]。古训是式[4],威仪是力[5]。 [注释]
[ 1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宣王大臣,任卿士。 [ 2 ]令:美,善。仪:风度,仪容。色:颜色,表情。 [ 3 ]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 4 ]古:同“故”。故训:先王之遗典。式:效法。 [ 5 ]威仪:礼节法度。力:致力,从事于。
[导读] 人格之美,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德修养高,待人态度好,谦虚谨慎。
二、《山海经》六则
1、崦嵫山(节选)
《山海经》
[正文](鸟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1]。其上多丹木,其叶如榖,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