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54: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救灾救助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街道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并与《XX县(市、区)人民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衔接。

二、工作原则

本预案指导全乡镇(街道)辖区内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有效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三是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四是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五是坚持协同处置的原则。六是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七是坚持科学应对的原则。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灾害;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素质。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三、保障部门

一是人力保障。1、民政、消防、医疗救护、疾病控制、地震救援、防洪抢险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2、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3、按照预案分工调用应急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处置。上述队伍,以县级为单位组建。乡镇(街道)随时请求调用。同时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分队。遇大灾,及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援助。二是财力保障。三是物资保障。四是基本生活保障。五是医疗卫生保障。

四、基本情况

1、本乡镇(街道)辖区内有X个行政村(社区)、X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XXX亩,其中水田XXX亩,旱地XXX亩;农作物面积XXX亩。现有人口XXX户XXX人,其中常驻人口XXX户XXX人,外来人口XXX人,有住房XXX间,其中危房XX户XX间。

2、境内主河流X条,有桥X座。 3、境内有工厂XX家。

五、灾害隐患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1、国土资源部门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XX个,分别位于乡镇(街道)XX位置(XX村内)。如发生灾害,需转移安置XX村XX户XX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XX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XX亩,旱地XX亩。

2、有水库X座,如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需转移安置XX村XX户XX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XX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XX亩,旱地XX亩。

3、流经本乡镇(街道)的河流(溪)X条,如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需转移安置XX村XX户XX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XX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XX亩,旱地XX亩。

4、如企业发生突发性事件,境内需转移安置共XX户XX人。

5、其他灾害隐患点情况。

六、XXX乡镇(街道)救灾救助指挥机构

指挥机构由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XX楼。

总指挥: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副指挥:乡镇(街道)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工作职责: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救助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七、预警信息

1、河流水位分别涨至XX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2、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3、XX水库预警信号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4、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八、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乡镇(街道)共需转移XX户XX人,其中外来人员XX户XX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

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的转移:五保户X户X人,低保户X户X人,残疾家庭XX户XX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X户X人,另有幼儿园、小学、(全日制)中学等,共计学生XXX名。

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人员转移按实际情况决定。

九、转移路线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十、避灾安置场所

1、本乡镇(街道)有XX个集中安置场所,乡镇XX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XX户XX人,XX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XX户XX人;XX村XX户XX人、XX企业XX户XX人需到乡镇XX避灾安置中心安置,XX户XX人到各村(社区)避灾安置中心安置。

2、物资保障。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要求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