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常用显微镜的使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4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取材应根据需要,用锋利的刀片从所需部位上切取一小块放在固定液中固定。动物组织的切片,厚度不超过3mm,体积不大于1.5cm×1.5cm×0.5cm。植物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细的根、茎和窄的叶片,可以切取3-5mm长一小段;粗的根、茎和宽的叶片,也可以取一部分进行固定。

材料的选择和切取部位也很重要,例如,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切片,一般多选择根尖。因为这个部位的细胞分裂得快,制作动物染色体的切片,可用动物的睾丸等。 (二)不同材料的取材(以植物材料为例)

根:不能用力将根拔出,以免皮层与中柱分离和皮层留在地下,一定要先把泥土翻开挖出根,洗净泥土,用湿纸包好拿回来。

茎:带叶的茎可插在花瓶内养几天,也可切成很长的几段用湿纸包起,注意不要折断或压碎。

叶:用刀片切下叶柄,不能摘下或压挤叶柄。如不能立刻固定,可将叶片夹在潮湿的纸袋内,带回来的叶子如有枯萎现象,须先使之温润,恢复原状后再固定。

花和果实:将整个花、花序及果摘下,包在湿纸内,然后贮藏在密闭的容器内,放阴凉处。

苔藓植物:连底土一起采,然后放在潮湿的容器内,使它变膨胀,并使底土达到饱和状态,把它放在解剖镜下将所需的部分解剖出来固定。 藻类:将藻类带水一起采集,放在阴凉处。

肉质菌类:大的肉质菌类包在蜡纸内,小的菌类包在潮湿的纸内,再包上蜡纸。 病理材料:不能损伤寄生的组织,并且,取材时应包括周围的健康组织,有时还应采集正常的组织,以便作比较观察。 (三)选材的注意事项: 1、取材部位健全、有代表性; 2、采集时尽可能不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3、材料应立即杀死和固定;

4、已压制的干标本可放在水中浸软后再做切片,但只能用于观察维管束排列等较大的构造。

5、采标本前应配好相应的固定液,取材后立即投入; 6、一般用新的单面刀片切取材料,刀利、动作快,轻夹轻放 (四)材料的分割:

6

切取材料一般用新的单面刀片,切割时切勿拉锯式来回切取,须轻夹轻放。尽可能将材料切小切薄些,利于固定液的透入(固定液穿过外表具角质和木栓质部分慢而穿过切割表面快)。

植物材料的切取应先确定切取哪种切面,在切割时保持它原有的位置关系。一般有两种切面:

横切面:与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

纵切面:与器官的长轴平行的切面。又分为径向切面(通过半径的纵切面)和弦切面(不通过半径的纵切面)两种。

叶片分割:叶窄,不超过5mm,沿中脉横切,每片长约3—5mm;宽叶类,可分割为许多小片(沿主脉和各级侧脉),选择其中含有主脉和侧脉的固定。

草本植物根、茎、叶柄或其它园筒形器官分割:如果直径小于2mm,且表面高度角质化的,切成长约2mm的小段,如果表面非角质化,则可切成10mm长的小段;直径为5mm长;直径为1cm时,厚度切成2—5mm;直径较大的茎,切成5mm厚,且可分割一半或1/4,或为楔形。

木质小枝的直径在5mm以内时:可切成15mm长。较粗的枝条,其割取长度宜较短,因其表面已木栓化,能阻止固定液的穿透。将小枝切成段时不用修枝剪或小刀,最好用锐利的刀片切取。

(五)几种固定液的配制方法: 福尔马林—醋酸—酒精液(FAA)

固定柔弱的材料,如苔藓植物,以50%酒精为好,固定坚硬的材料以70%酒精为好。固定木材可略减冰醋酸,略增福尔马林;易于收宿的材料可稍增冰醋酸的用量;如固定植物胚胎,配方改为: 50%酒精 89ml 冰醋酸 6ml 福尔马林 5ml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

100%酒精 3份 冰乙酸 1份 4%戊二醛的磷酸缓冲液固定液:

甲 3.5820g Na2HPO4?12H2O溶于蒸馏水中定容到50ml;

7

乙 1.5605gNaH2PO4?2H2O溶于蒸馏水中定容到50ml; 甲36ml + 乙14ml + 25%戊二醛24ml + 26 ml蒸馏水即成。 (六)固定操作:统一用青霉素小瓶固定和脱水操作。 五 作业

1 试述取材、切割和杀死材料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简述材料固定的原理。

第二部分 材料的脱水和透明

一 实验原理

材料经过固定液作用后,内部渗入很多固定液,一定要把渗入里面的固定液洗去,否则留在材料中的固定液有的会妨碍染色,有的会发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有的继续作用,使材料变坏等。所以材料中的固定液必须彻底洗净。

材料经过洗涤后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脱水剂脱尽里面的水分,以利于材料的透明和制片的保存,因为水在里面能使材料分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只有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透明剂才能完全透入。材料在脱水以后,所用的大多数脱水剂(酒精、丙酮等)不能和石蜡相混合,而透明剂既可与脱水剂混合又能和石蜡相混合,因而可通过透明剂的作用把脱水剂替换出来,使石蜡能顺利地进入材料中。 二 实验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脱水和透明的原理;掌握常用脱水剂的种类及应用;掌握组织自动脱水处理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脱水用小瓶(青霉素小瓶)或试剂瓶; 已固定的材料;

乙醇/正丁醇系列脱水剂。 四 实验过程

(一)脱水前的冲洗:

1、冲洗的作用:除掉固定液,利于切片的染色和观察。一般原则是水溶液的固定剂用水冲洗,酒精溶液的用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冲洗。 2、脱水的作用

8

除尽水分才能使包埋剂和封固剂渗透到组织中。 3、脱水剂应具备的两个条特性: (1)能与水混溶 (2)与其它有机溶剂混溶 (二)常用的脱水剂: 可分两类:

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乙醇和丙酮

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正丁醇、叔丁醇、氯化二乙烯、二氧六烷。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乙醇和正丁醇/乙醇系列 (三)脱水剂的配制:

乙醇系列:30%,50%,60%,70%,80%,90%,100%。优点:脱水速度快;缺点:不易操作,材料易收缩及变软或变脆。

乙醇/正丁醇系列: 乙醇: 正丁醇: 水

Ⅰ 40ml 10ml 50ml Ⅱ 50ml 20ml 30mkl Ⅲ 50ml 35ml 15ml Ⅳ 40ml 55ml 5ml Ⅵ 25ml 75ml Ⅶ 100ml 优点:很少引起组织块的收缩和变脆。 (四)脱水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在低浓度酒精或正丁醇/乙醇系列中,每级停留不能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2 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可使组织收缩变脆,影响切片。

3 脱水应彻底干净,否则与二甲笨混合后,将呈乳白色混浊,甚至影响渗蜡。 4 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5 在每级中停留的时间依材料的大小,性质以及固定液的性质而定,但并不十分严格。 (五)透明的作用: (1)使材料透明干净;

9

(2)使包埋剂和封固剂易于进入组织;如果脱水剂是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则可省略此步。 (3)切片的透明目的是利于光线透过,便于显微镜的观察。

(六)脱水与透明操作:每一梯度的脱水剂中停留2h, 进入透明剂后,每一梯度停留时间可适当延长。

常用透明剂:正丁醇(butylalcohol);二甲苯(xylen或xylol);甲苯(toluene);苯(benzene);氯仿(chloroform);丁香油(clove oil);香柏油(cedar oil)。

本实验用正丁醇作为透明剂。

注意:

1 脱水和透明用药品系有毒物品,同学们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大量吸入或用手直接接触。

2回收所有实验药品,严禁直接倒如水槽,以免污染环境。 五 作业

1 试述脱水和透明过程的操作规范。

2 为什么在材料脱水过程中脱水剂要有一定的浓度梯度?脱水开始时的浓度取决于什么?

3 材料脱水前的洗涤的目的是什么?选用洗涤液的依据是什么?

第三部分 材料的渗蜡和包埋

一 实验原理

渗蜡是将材料中的透明剂逐步清除,以致完全由石蜡充分渗透。包埋就是把被石蜡浸透的材料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倒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如纸张盒)内,并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它立即凝固车工内含材料的蜡块,以备切片。 二 实验目的

掌握材料的脱水和透明的原理及渗蜡和包埋的操作规范; 了解石蜡的种类及适用的材料类型。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数字控制恒温箱、大小烧杯若干、小木块,酒精灯; 脱水和透明后的的材料; 石蜡。 四 实验过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