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4:0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选择:

1、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会计要素分类和定义、会计核算基础定位、收入支出科目分类、资产负债确认计量、财务报表体系等方面与下列哪个相关制度基本保持一致(《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新会计制度加强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会计核算,增设“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科目,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双分录”)。

3、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共包括(10章)。 4、《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方法力求清晰、简便,有利于行政单位会计人员掌握与运用。 5、《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6、《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会计一般采用的会计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7、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这一假设是指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

8、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这一假设是指行政单位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 9、行政单位购入政府储备物资时,不应计入政府储备物资成本的是(保管费)。 10、行政单位对外出售、置换资产取得的价款和补价收入,不需要缴纳(房产税)。 11、行政单位的政府储备物资发出时,成本的确定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 12、行政单位因资产处置发生营业税纳税义务时,账务处理正确的是(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应缴税费)。

13、行政单位根据委托人要求交付受托管理的资产时,贷方科目不涉及(受托代理负债)。 14、行政单位如果建立了公共基础设施折旧制度,按月计提折旧应计入的科目是(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 15、下列各项中,不作为行政单位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是(单独核算的配套使用房屋构筑物)。 16、下列各项中反映行政单位因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而需相应冲减净资产的金额的是(待偿债净资产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17、下列关于应付政府补贴款账户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应付未付的政府补贴金额)。

1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资产基金科目明细科目的是(应收账款)。

19、无法偿付或债权人豁免偿还的长期应付款经批准核销时,账务处理正确的是(借:长期应付款; 贷:待偿债净资产)。 20、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时,账务处理错误的是(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固定资产”)。 21、能够如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现金流量,收入和支出(费用)与实际的现金收支保持一致,有利于加强单位的预算管理的会计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22、能够如实地反映归属于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费用),便于计算财务成果及业绩评价,有利于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会计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23、要求提供对单位内部管理有用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及结果,为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的财务管理服务的使用者是(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

24、要求提供反映社会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以便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进行经济决策服务的使用者是(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

25、原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侧重提供反映单位预算收支信息,没有完整地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主要为(财政预算管理服务)。

26、同原会计制度相比,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变化的方面有几个(6 ) 。

27、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参照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8、为了便于与预算形成有效对比,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编制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 。

29、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行政单位会计共设置会计科目个数为(34个)。 30、反映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与反应资产或者负债现时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

31、关于公共基础设施账户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应当在建成投入使用时确认)。 32、在会计处理上,行政单位对受托代理资产的确认时间为(收到受托代理的资产时)。 33、应付政府补贴款的确认时间和账务处理分别是(规定发放政府补贴的时间;借记经费支出)。

34、对应的资产基金应当在其发生时确认的是(预付账款)。

35、资产基金是指行政单位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36、因债权人原因,核销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按照报经批准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正确的是(借:应付账款 贷:待偿债净资产)。

判断:

1、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目标定位更清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正确 )

2、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会计要素分类和定义、会计核算基础定位、收入支出科目分类、资产负债确认计量、财务报表体系等方面与《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基本保持一致。(正确)

3、新会计制度建立了财务报表体系,重新设计了收入支出表的结构,既全面反映了行政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支出全貌,但未反映了各项资金结转结余情况。(错误) 4、新会计制度为加强风险管理,将行政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正确) 5、《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符合财政改革与发展方向原则。(正确) 6、《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正确) 7、《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方法力求清晰、简便,有利于行政单位会计人员掌握与运用。(正确) 8、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正确) 9、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正确)

10、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正确)

11、行政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错误) 12、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正确) 13、行政单位不得随意打乱重编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正确)

14、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正确)

15、行政单位不得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会计制度规定以外的明细科目,不得自行减少、合并会计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错误)

16、行政单位收到受托代理资产为现金的,通过“库存现金”科目核算。(正确) 17、行政单位管理的政府储备物资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半年至少盘点一次。(错误) 18、行政单位属于政府组织,如果发生应纳税事项,不需要履行纳税义务。(错误) 19、行政单位在确认一项受托代理资产时,同时确认所形成的受托代理负债。(正确) 20、行政单位的职责不同,负责发放政府补贴款的内容也不一样。(正确)

21、行政单位因购买物资、服务等发生的长期应付款,应当在承担付款义务时确认。(错误) 22、资产基金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错误)

23、资产基金是一种待冲基金,是保留在净资产中不能作为支出的资金来源。(正确) 24、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参照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正确) 25、无形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的“虚提”模式。(正确)

26、按照财政部规定不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计提折旧的,不设置会计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科目。(正确)

27、接受其他单位移交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成本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允价值确定。(错误) 28、转赠物资的委托人取消了对捐赠物资的转赠要求,应当将转赠物资转为存货或固定资产。(错误)

29、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公共基础设施,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正确)

30、受托代理负债应当在行政单位收到受托代理资产时确认。(错误) 31、应缴税费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应缴未缴的税费金额。(正确) 3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待偿债净资产科目应设置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两个明细科目。(错误 ) 33、为实现行政单位会计既要全面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也要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核算目标,行政单位的全部负债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错误) 34、政府储备物资对应的资产基金应当在其取得时确认。(正确)

35、发生应付账款时,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正确) 36、公共基础设施是由行政单位占有并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工程性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