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3:05: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

2019.01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万福大桥塔楼、大明寺栖灵塔、香格里拉大楼、信息产业基地大楼……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扬州眼”。市民们登上一个个“扬州眼”,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 扬州城,城市璀璨美景一览无遗,名城建设格局 ▲ 。人们享受视觉 ▲ 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

A.俯瞰 尽收眼底 震撼 B. 俯看 尽收眼底 震撼 C.俯瞰 历历在目 震动 D. 俯看 历历在目 震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哲人有言,“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 。 ▲ , ▲ 。 ▲ 。 ▲ , ▲ 。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矢志奉献,以甘当“孺子牛”的勇毅接续奋斗,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

①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

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③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 ④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奉献

⑤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⑥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

A.④③①⑤⑥② B.③①⑤④②⑥ C. ⑥④②③①⑤ D. ⑤⑥②④①③

3.下面有关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

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刘邦 C.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屈原 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韩信 4.以下诗句中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C.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D.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课外名著阅读(10分) 5.填空题(2分)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正确的称呼或人名。

▲ 跑到可以搭话的远近,就高声对 ▲ 说:“假如你要和我决斗,那么,咱们先讲明条件。我赢了你不要别的,只要你放下武器,不再探奇冒险,在家乡待一年。

1

这一年里,你得安安静静,剑把子也不许碰;这样你就可以整顿家业,挽救自己的灵魂......”

6.简答题(3分)

《论语·子罕》中“ ▲ , ▲ ”两句,比喻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出品格的坚毅。请从《老人与海》中试举一个能体现出这两句内涵的例子。

7.论述题(5分)

在《三国演义》“群英会”故事里,谁中了周瑜的计?请简要概括其中计的过程。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送童子鸣序 归有光

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吾友周维岳见余,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谓子鸣旅泊萧然,恨无以恤之者。已而子鸣以诗来,益清俊可诵。然子鸣依.

依于余,有问学之意,余尤念之。

尝见元人题其所刻之书云,自科举废而古书稍出,余盖深叹其言。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士不复知有书矣。以不读书而为学,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恶。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余以是益奇子鸣。夫典籍,天下之神物也。人日与之居,其性灵必有能自开发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如卿云轮囷,覆护其上,被其润者不枯矣。

庄渠先生尝为余言: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以此知书之神也。非书之能为神也,古人虽亡,而其神者未尝不存。今人虽去古.之远,而其神者未尝不与之遇。此书之所以可贵也。虽然,今之学者,直以为土梗已耳。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岁暮,将往锡山寓舍,还归太末,书以赠之。

(选自《震川先生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舣舟娄江 舣:停船靠岸 .B. 余过之 过:拜访 .C. 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 与:赞许 .D. 今人虽去古之远 去:距离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归有光的朋友周维岳因为顾念自己的先人与童子鸣的先人之间的旧情,所以对自己无法帮助、接济童子鸣感到很遗憾。

B.几年前,童子鸣和归有光见面时,他的诗已经清新隽永可读,超出了一般人,但是他对作诗还是孜孜以求。

C.归有光认为科举的盛行,导致士人不读书,只知道乱哄哄地每日争相谋取功名利禄,所以天下常常有人才匮乏的忧虑。

D.广东人陈元诚拜书识字,由此可知书籍的神奇功效。归有光以此劝勉童子鸣,读书

2

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4分)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分)

11.归有光认为书对人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四、古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又呈窦使君 杜甫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却青。 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12.请赏析诗歌首联的表达效果。(5分)

13.试概括诗人在后两联中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3) ▲ ,子无良媒。(《氓》) (4)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5)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春江花朝秋月夜, ▲ 。(白居易《琵琶行》) (8) ▲ ,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六、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一切安好如常

宁雨

煤火炉子早早封上了。插门,关灯,我和姥姥各自钻进一条紫花被。

月光被窗外的老槐拦着,只有星星点点漏进来。这星星点点的光亮,让夜的黑色更添几抹清寒。冷,瞬间箍紧了我的每一寸肌肤,让我上下牙乱撞。我试图把被子裹得更严实一点,但无论怎么努力,粗硬的被面还是撑起它得意的棱角,制造出数不清的穴隙。这个叫做“冷”的怪物总是在炉火熄灭的时候悄然而至,现在,被子里四处都有它的地盘。

姥姥也没有睡着,她用低低的声音念叨着母亲从青海写来的信。我不情愿理睬她的叨念,我想在给母亲的回信里,告诉她今年的冬天有多冷,告诉她我亲眼见到月光洒在院子里都冷得直打哆嗦,月光一打哆嗦就变成了厚厚的一层冰凌花。可是,这些姥姥一句都不准我写,她只让我跟母亲说,今年冬天是个暖冬,家中一切安好如常。

什么叫一切安好如常?我努着劲儿地翻了一个身,心里头竟有点恨恨的。

3

嗓子痒得难受,剧烈的咳从胸腔冲出,我把自己从梦中震醒。窗户纸已经透进极白的光亮,座钟的粗针刚指着六点,旁边被窝儿已经没有人。炉火早打开了,我的棉裤棉袄搭在旁边烤着。

雪,老厚的雪。推开堂屋的木门,柴垛盖上了厚厚的白毡,枣树的枝丫间开出大朵大朵的白色花。土墙、茅厕、鸡窝上,雪,那么地拥挤着,压迫着。“冷”这个怪物,趁着夜深人静把我们整个村庄搬到了雪的世界里。脚底下,一条细细的小径儿是土黄的,一直蜿蜒到影壁墙西边大门口的木栅栏外边。小径两旁,是锹铲起的参差的雪垛,一垛一垛掺了土星儿的雪,连成两道矮矮的雪墙。

远处传来梆子声,有节奏地,在这个独特的整个村庄都覆着大雪的早晨,那“梆梆梆”的声音传递得格外遥远。这是卖豆腐的在招徕生意。卖豆腐的,他的梆子也是一个怪物,一个可爱的小怪物,它发出的声音,能够带着新磨豆腐的香味满村子疯跑。

现在,只有“梆梆梆”的声音,逗引着我满胸膛的咳嗽虫跟着“咳咳咳”地狂叫。小巷另一头,转过来一个瘦小的围着毛蓝头巾的人,低着头,双手端着什么东西,一双小脚快速地颠着。猜都不用猜,是姥姥。

早饭,姥姥给我端上柳芽茶汤炖豆腐。柳芽还是早春的时候,我跟姥姥一起采摘的。一芽一花苞,从柔柔的枝条上摘下来,又苦又香。姥姥用晒好的柳芽泡茶汤,热热的茶汤,飘着又苦又香的白色蒸汽,熏蒸她的一双病眼。姥姥的眼睛里,有一层白色的云雾,医生说是白内障。姥姥用柳芽茶汤的白色蒸汽,治眼病。姥姥的父亲是乡间中医,姥姥手上有很多偏方,据说都是祖传的。

姥姥居然用治眼睛的柳芽茶汤炖豆腐给我吃。姥姥说,怕是我的气管炎又犯了,半夜老是咳。她说,这个东西最润肺,让我快快趁热吃下。陈了一夏一秋的柳芽,泡起汤来又浓又涩,柳芽茶汤炖豆腐的样子要多丑有多丑,比掺了麦麸的菜团子还要丑。我闻不到豆腐的香,只凭着碗里中药汤一般的颜色判断出它的苦。

我拒绝吃下姥姥的柳芽茶汤炖豆腐。姥姥不许我去上学,要上学,先喝汤吃豆腐。姥姥的眼睛睁得很开,她就那么定定地看着我。她的眼睛里,是一片又一片白色的云雾。

雪花又飘起来,雪絮子突突突地向着村庄、原野倾倒下来。这样的雪,持续了三天三夜。

学校是风雪无阻开放的。我咳着,有几天早晨起来额头烫烫的,但我还是想上学,跟姥姥软磨硬泡。姥姥依了我,她在大门口的栅栏边站着,一直目送我走到胡同口。课间,姥姥颠着小脚跑来学校,端着一茶缸雪水柳芽茶汤炖豆腐。盛着茶汤炖豆腐的茶缸,是包了一层又一层毛巾的,最外一层,还包上了姥姥的毛蓝头巾。不围头巾的姥姥,裸露着一头白花花的头发,风一吹,肥大的黑色挽裆裤鼓荡起来,像一个瘦小的人儿乘着一架黑色的风车。

卖豆腐的梆子声,在每个清晨准时响起。每天上午的课间,我依然要喝下一茶缸子柳芽茶汤炖豆腐。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直到鸡窝、茅厕、屋顶上的雪被风舔舐干净,整个村庄又裸露在冬天的眼睛里。那年,在柳芽茶汤炖豆腐的滋养下,我的气管炎竟大好了,甚至多少年没有再犯。

大学刚毕业,我第一次一个人到外地生活。单位租在一个制刷厂的顶楼办公,我住在办公室旁边的单身宿舍。晚上,工厂收工,同事下班,整栋楼里就剩下顶楼的我和一楼的门卫师傅。楼外是一条宽大的马路,夜很深了,马路上还不时有车辆驶过。寂夜,拉长着内心的孤独和莫名的忧惧。汽车突然减速时车胎碾轧马路的哧啦声,似乎就响在我的心里。

这样的夜晚,时常给姥姥和父母写信。笔尖不管跑出多远,信的结尾都会循路而归——“一切安好如常”。放下笔,眼睛湿湿的,丢下许多泪水。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5期)

4

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切安好如常”在文中每次出现的原因异中有同。第一次姥姥不愿意告诉女儿家里冬天很冷以及孩子生病,是不让女儿担心;最后一次“我”在外打拼,不愿意告诉家人自己的孤惧,是不让他们担心。

B.姥姥要用柳芽茶汤炖豆腐治“我”的咳嗽,“我”尝过后怕苦不肯吃。姥姥就每天送到学校,“我”没有办法,只好吃下。没想到姥姥的偏方真的治好了“我”的病,气管炎之后多年都没有复发。

C.本文有很多细节都体现出了姥姥对“我”的关爱。例如在孩子起床前,将棉裤棉袄放在炉火旁烤着;一大早出去扫雪开路买豆腐炖汤;冒着风雪送到学校让孩子喝下。

D.作者将细腻丰富的情感蕴藏于冷静的叙述中,一点点浸入人心,不由得令人感动。整篇文章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宣泄,却于不动声色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真情。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17.文章多处用大量篇幅写到了冬天的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1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最美天际线,应该向人心延伸

何鼎鼎

日前,北京正在进行清理牌匾标识,这引来不少关注,正反两面声音皆有。赞成者认为,北京不少牌匾标识“很不首都”,毫无审美可言,摘了并不可惜;质疑者则认为,像“庆丰包子铺”这种街边一层楼高的招牌也被摘了,是否真的科学?是否太一刀切?

应该看到,无论赞同或是质疑,基点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大家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丽的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与城市相遇,在登高远眺,也在行走其间。美丽的天际线,清朗的建筑立面,都是城市的靓丽名片。驻足黄浦江边或面对维多利亚港,有那条天际线在,就有上海风情与香港格调。具体到北京,没有人不会同意:维护故宫、钟鼓楼、永定门城楼等重要建筑(群)周边传统空间轮廓的完整,有利于保护老城平缓有序的城市天际线;维持长安街、通惠河等处公共空间的开阔清朗,对维护“北京的符号”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也是每一个热爱北京的人的肺腑之言。

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塑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天际线,也要关注到人心的起伏。这其实是一条比天际线更重要的曲线。强化对牌匾的监管职能当然没错,对有安全风险的广告牌应该坚决整治,对违法私设的牌匾就应依法拆除,与天际线一起被清理的“架空线”——那些电线杆连起来的“城市蜘蛛网”,就赢得了无数点赞。然而,也要听到这样的声音:“没有了那块熟悉的招牌,迷路怎么办?”“牌匾没了,开车过来更找不着地儿了。”楼顶标志、路边店招,是城市的表情包、出行的坐标系,没有了还真容易叫人不习惯。而“3层以上只能安装一块牌匾标识”,对于一栋体量巨大、有多个出入口的高层建筑而言,是不是有只留天际线,不接地气的嫌疑呢?如若把有多年传统的“老字号”的牌匾也换成统一标识,又会不会失却一些传统的韵味、多元的丰富呢?人们的讨论,也是在期待更务实也更精细、更有效也更接地气的做法。

利益高度分化的时期,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什么是判断的关键标尺,什么是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属法治。为了净化城市空间,打造美丽天际线,北京新修改通过了《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清理属于有法可依。然而,行政法上同样强调信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