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设立保税港区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建议研究(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0:11: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庆设立保税港区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建议研究(一)

作者:徐建军杨前进梁振民唐文亮

摘要:发展保税港区,对内陆城市重庆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举措,对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作以回顾,分析了重庆保税港区对重庆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意义。并针对当前重庆保税港区处于刚起步阶段可能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设好重庆保税港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重庆;保税港区;经济发展

保税港区作为中国特色的自由港,是目前中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与国际惯例最接近的自由经济区域。目前,中国已获准批成立了十二个保税港区,分布在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地理位置也从沿海扩展到了内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较为完整的保税港区链条。这些保税港区以其优越的区位和开放的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港口的竞争力,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本文旨在探讨保税港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并结合重庆保税港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好重庆保税港区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中国保税港区设立的发展历程简析

中国保税港区的成长发展完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作客观回顾,有利于我们找到解决保税港区现阶段所面临问题的科学对策。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大背景出发,把保税港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以下四阶段:

从1990年起,中国先后共设立了15个保税区,并赋予其最优惠政策和最大的开放度。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WTO协议,2006年以后中国关税水平将大幅度削减,导致改革开放“试验田”的15个保税区正在丧失政策优势。

为弥补保税区的不足,国务院于2000年、2003年又先后批复了一批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但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功能仅限于保税加工,不得经营其他与加工区无关的业务。出口加工区设置在港口之外,因此也没有口岸功能。 保税物流园区是应区港联动,实现保税区域与港口一体化运作的需求而设立的。物流园区虽然有专门通道与港区相连,但在监管上仍与港口分属不同海关,因此不具有实际的口岸功能。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的示范作用,保税港区应运而生。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自由港在中国的特殊形式。“保税区”与“保税港区”虽一字之差,但内涵相去甚远:从功能上讲,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政策;从运作模式上讲,保税港区实现了保税区域与港口的实质联动。保税港区正以其最齐全的功能、最优惠的政策、最大的开放度,成为中国继保税区之后,最为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二、重庆保税港区简介

1重庆保税港区发展模式演替。1992年,重庆被国家列为沿江开放城市,可以享受沿海开放政策。1993年,重庆南坪经济开发区成立,设立了一个保税仓库,其实只是一个标准厂房,这就是重庆最早保税区的雏形。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若干个保税区与其邻近港区开展“区港联动”试点,通过保税区与港口间无缝隙对接,实现货物在境内外的快速集拼和流动。开展“区港联动”试点是中国保税区向自由港转型的一种探索。随后,保税港区这种新的经济开放区域也随之诞生了。

在这大的背景下,重庆保税港区也于2008年11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实现了“保税仓”发展成为“保税港区”的跨越式转变。

2保税港区地域组成。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规划面积8.37km2。其中水港功能区面积6km2、空港功能区面积2.37km2。其中水港寸滩港是长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枢纽港口,在三峡成库175m水位到达之后,从上海万吨级船队都可以直接到达重庆寸滩港。这个寸滩港将辐射重庆周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包括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其他省市;空港功能区无缝对接。 国内首家规划建设四条跑道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分为两个地块。其中一块位于机场二三跑道北侧,约1.04km2块为规划的空港工业园区地块,约133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