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金融学考研人士经验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1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道口金融学考研人士经验贴

跨考五道口金融学经验

写在前面的忠告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那我只有2个字:佩服。

3.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

各科复习经验

我九月份之前在看数学和专业,九月份大纲出了开始看政治,前期英语背了背单词,十月开始英语进入正式复习状态。下面就谈谈具体每一课的复习。

1.数学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高中是文科生,大学学新闻也没学过数学,所以基本上是完全零基础,考道口肯定很多有理工科的大神,所以我的经验可能对非理工的同学比较有借鉴意义。我觉得有用的数学资料包括二李版(貌似很多人用李王版?这个应该区别不大)的复习全书,历年试题解析,经典400题,和超越135分这几本,其他的,660题做过一遍觉得太难了,就果断放弃了,至于具体进度,就是按顺序反复来刷,没有具体时间表,看个人进度和学习情况自己调整~高数,线代和概率的教程及配套习题我也买了,但开始时用了一个月,发现内容太多,而且学完忘得很快,就放弃了(话说有人要么,好占地方想处理掉!),可能没有多做题就很难将知识点衔接起来吧,总之效率很低,所以大概三月下旬,我就直接上手全书了,每天看大概六七个小时完成第一遍也花了一个半月,因为第一遍基本就是在自学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记得做好详细的笔记,很多细节会忘得很快。刚开始时不要图快,关键是看懂,不要求你都会做。刷完第一遍可以开始刷第二遍,你会发现很多你可能已经忘

了,所以需要加深记忆。大概在刷完了两到三遍后就可以开始做400题,历年真题和超越135分了,反正就是这几本轮番反复做吧,做细致,力求每一点都弄懂,记得贪多嚼不烂。为什么强调反复做呢,我觉得我每看一遍全书都能有新收获,即使是考试前一晚看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到了10月11月很多同学做真题都能拿很高的分了,可能就会有些懈怠,但其实数学三的考题模式已经比较固定了,比的就是谁更仔细,谁做题目更快捷高效,所以我建议最后冲刺阶段每天做套卷子保持做题的感觉,这一点上我今年是差点吃了亏的,我把最近三四年的真题留到考前一个礼拜做,在这之前则是以复习全书为主,但因为其实这些真题我在之前的复习过程中已经零散做过好多次了,所以做的效果不错,也就自我感觉良好,真正考试那天,做的非常的紧张,很多题算的磕磕碰碰,交卷前一分钟还检查出错误了。当时就知道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有问题了,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在最后一个月都坚持做试卷,模拟考试的时间,提高算题速度和正确率,尤其也不要用做过几次的真题当做练手,因为潜意识里这些题你是已经会了的。幸亏最后数学成绩出来我也没出问题,但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后怕。

2.专业

我在专业考试上用过的资料包括:公司理财第九版,投资学第九版,易纲的货币银行学,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学,翔高(现在改名叫金程了)的一整套金融硕士考试辅导用书(淘宝旗舰店买的,一共红黄蓝绿四本),米什金的货币银行学和CPA财务管理成本。因为今年的大纲改了一些,投资学我是全本都看了,包括最后的积极投资组合业绩评价和对冲基金(新加的大纲内容),公司理财看到衍生品部分完,所以这两本差不多是都完成了。国金第一遍看可以全看,重点复习就依据大纲考点,考点没覆盖的理论可以了解就好;货银的章节建议全看,做到全部熟悉,重点记忆章节仍是依据考纲,即利率理论,货币供应,货币需求,通胀,总供求理论等,其实前后章节都是相互衔接紧密,学习金融,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货银,所以这个一定要学扎实。

我也是跨专业的,以前没有任何经济学之类的基础。我不建议将考研战线拉的太长,真正踏实努力的话,专注于那一年就够了,所以我建议那些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在现在先看看理财和投资的教材打个初步的基础。我个人没有看宏经微经之类的教材,主要是怕时间不够,其实之前看过有个基础会好些,推荐高鸿业的西方宏观经济学,但不会也不必计较这个,理财投资之类的内容和经济学差别比较大的。

第一本我是先看的易纲的货银,然后国金,然后投资,然后理财。跨专业的刚看可能看了一半之后会觉得特别难,看不下去了,这时候不要急,看不下去了可以尝试换一门课看。我是货银和国金交叉着看,差不多到五月六月我才能够整本看下来,也基本懂书中说的意思了。专业课重在理解,前期不追求快。在你看懂了后,再开始看的时候,记得做笔记,不要嫌麻烦,这会省了你后面复习好多事,笔记也是尽可能详细些,但也别把书都抄下来。做笔记可以和资料结合起来,覆盖的知识点就会更全面,比如我以易纲的货银为主,用胡庆康的货银和翔高的资料辅助我完善笔记。

投资会比理财难,我先看的投资,看第一遍从CAPM什么的开始就理解吃力了(零基础的表示IS-LM模型之类的都是货银看了好几遍之后才看懂的,哭。。。),但是坚持下去,啃完一遍再来第二遍会轻松很多,大概两三遍看下来应该能看懂整本书且脑子里有个框架了,这时候,再从头开始看的时候可以看一章做一章的题并记好笔记,不会的勾起来~理财类似。等到九月十月你把这四本教材都搞透了,可以看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翔高的资料题,这些过起来都很快就表示基本功到位了。然后记得多做几遍理财和投资的课后题,理财用网上的英文版完整题目,投资可以就用中文版书上的题,对着英文答案理解。今年就考了道投资书上的原题,10分。

最后一两个月,货银国金就专注于复习笔记,顺带做做题,投资理财则以做题为主,顺带复习笔记。笔记学会总结和前后对比(我的笔记已经不在了,没法示范),总之以适合自

己学习记忆的方法就OK。

这里说一下翔高和CPA财管吧,翔高的资料错误一大堆,不过你应该都能分辨出来,利用它主要是补充书上可能的遗漏,它是综合了几本教材编的。貌似我曾经在翔高的某本资料上看到过今年的那道对比NPV法和回收期法的优劣的考题的知识点。金融硕士的资料也不多,所以就利用翔高的题看看考试可能的出题方式。CPA的财管其实可以用来补充公司理财,看有考点的章节即可,做做上面的题,其实内容和教材差不多,就是它给你归纳总结了。

对了,姜波克的国金以理论为主,还有些理论是他自己的,而考试时国金一般会有道计算题,计算汇率或者是外汇套期保值之类的,所以对照大纲来重点看国金课本的那几章就够了,题目就在资料中多找找。货银教材建议以一本为主,仔细多看几遍,书本还是比较贴合考试的。

总之,专业课初试都是考得比较基础的,只要下了功夫踏踏实实的看了书,做好了题,即使跨专业的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热点的话,可以初试前一两个礼拜整理下,推荐一下周小川之类的发言稿什么的(可以去微博猪哥账号里找),获得一个对中国金融比较宏观的认识。平时看新闻也可以注意些~没时间不看也可

3.英语

首先,英语记得一定要分清英语一和英语二!!!我是大概10月份才发现我买的那一大堆的张剑的那些黄皮资料都是针对英语一。大家千万别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应该没人有我这么迷糊吧~)我用过的且发挥了作用的英语资料包括:便携版的单词书,英语二历年真题,老蒋的作文模版书和老蒋的最后四套~其实前期做了不少英语一的真题模拟题,但和英语二的风格差得太多,觉着用处不大。

其次,英语可以不用开始的太早,前期将重心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偶尔吃完饭或是睡觉前背背单词就好了。我是直接用的那本薄薄的乱序版的核心词汇书,就是那种便携版的,不建议用那种厚厚的每个单词意思一堆例句来解释的单词书,我觉着看的费时间,也记不住,还是那种列个单词后面把几个意思直接列出来的简单粗暴有效!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在前期看看阅读的文章(英语一的也可以,毕竟二的资料不多),主要是学会分析理解文章的句子,做题正确率什么的感觉是其次~英语好的忽略这一点~市面上关于英语二的阅读资料很有限,一个是历年的真题,然后就是老蒋的一整套资料了。

11月可以开始看起作文模板了,每隔一两天看一种类型的作文题,写写练练手,快考试了再从头到尾过一遍,争取整理几个大概的模版,记得别死背,一模一样的和别人撞了就不好了是吧。基本保证考试作文不出大问题就ok了,要出彩拿高分也比较难,主要是题目本身不难,就那几种类型,大家只要准备了就会,所以写出来水平也不会相差太多。

到最后一两个月,你得集中高效的把单词背几遍,我感觉英语二考试阅读的文章其实不难,考点往往和几个关键的单词有关,而那几个单词很可能就是你不熟的,所以背单词时尤其关注你不熟的,一词多义的词汇重点掌握主要意思就好了,太多也记不住嘛。

这里强烈推荐老蒋的最后四套,用完感觉质量很高,编的很用心,和考试风格也很贴合。这本书一般是考试前半个月出版吧,买了在考试前模拟做就是了,做完记得认真看答案解析,虽然还蛮贵的,四张卷子三四十吧,但比起很多资料真心觉得这才是良心之作啊。

4.政治

今年的政治真是太诡异了,选择题不知道忽然变幻的什么风格,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所以按照大多数人的方法来复习就好,保证起码不吃亏嘛。

我用过的政治资料有:红色的那本大纲解析(所以我是从大纲出了后开始复习),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形势与时事,冲刺八套卷、最后四套和一本历年真题(这个用处不大,可以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