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符号学的藏英身势语对比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3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于文化符号学的藏英身势语对比研究

身势语,在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藏英身势语为研究对象,以藏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为支撑,分析藏英身势语的能指和所指,并通过实例加以阐述说明,旨在尽可能规避藏英民族在非言语交际中所引起的分歧,同时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建设性建议,呼吁各族人民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文化符号身势语跨文化交际作为新兴文化的传播媒介,互联网以其巨大的张力和敏锐的触角,网罗天下信息,极大地压缩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此同时,交通方式日趋发达,通讯手段日益精进,跨国界、跨民族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这是最好的时代。文化融合、文化创新速度之快,史无前例。然而,在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现象。

随着青藏铁路及沿线航线的开通,民族政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藏族学生进入内地,追求学业上的深造。作为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大连民族大学每年都涌入大批藏族学子。但许多英语专业的藏族同学都感觉在与外教的沟通中存在障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双方身势语的差异而造成“交际短路”。

初入藏区的外国学者,一方面,被藏族同胞的热情所感染;另一方面,又对藏族的体态表达感到困惑。此类问题阻碍了彼此的沟通。如何规避此类问题,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难题。

一、地理、历史环境与民族特性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维习惯、民族特性和宗教信仰。

西藏,作为我国西部的天然屏障,北与新疆、青海毗邻,东与四川省相望,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多国接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于佛教的传入与兴起。同时,西藏自古以来以旖旎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也千变万化。既有巍峨的群山,又有陡峭的沟谷,也有戈壁、冰川分布。多变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藏族同胞质朴的民族性格和虔诚的自然信仰。因此,我们常见的西藏同胞神情单纯、充满善意。 英国地处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变幻无常。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塑造了不列颠人民处变不惊的性格。加之,英帝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深厚的历史渊源赋予了英国人民高贵绅士的民族品格。英国绅士即便是对家庭成员也同样彬彬有礼,常把“请”“对不起”“谢谢”挂在嘴边。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造就了语言中发音、用词、语法相对保守低

调,在情感上也相对内敛。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美国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广袤的国土给予了众多民族生存繁衍的土壤。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具有众多民族性格的综合特征。开放、包容、创新力十足。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始,众多文化、语言不断汇入美国。许多语言都能在美语中找到归属感。再者,美国从独立至今短短几百载,没有过多的陈规可循。反映在语言上?t是语法形式言简意赅、词汇上勇于革新,情感外化,善于表达。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具备语言本身的知识,也要具备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二、纷杂的符号世界

谈起符号学,人们首先要问,符号学的定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西方符号学家给出的定义是: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问(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而根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为: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由此可见,符号不仅包括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非语言符号包括体态的动作、颜色、图像、光亮、音乐、建筑和美术作品等。除了每天使用语言符号,我们在特定场合也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非语言符号。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的大部分意思隐藏起来。因此,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