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及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14:4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及影响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当下我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若不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必将导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损,引发股票市场的信誉危机。本文以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结合GONE理论探讨财务造假产生的动因和手段,并着重从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监管机构、法律法规等多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造假 影响 造假手段 优化对策 一、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财务造假屡禁不止:多次财务造假的航天通信、转型中财务造假的中科云网、“近十年国企造假第一股”的南纺股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打击财务造假,规范市场秩序,重塑股民信心刻不容缓。 GONE理论为分析当前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手段提供了有益视角。GONE理论是著名的关于企业会计舞弊与反会计舞弊的理论。GONE理论认为,企业会计舞弊由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4个因子组成。此4因子即为财务舞弊产生的4个条件,它们相互作用,在对企业会计舞弊风险程度的决定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

“贪婪”因子,即会计舞弊者道德意识不良,或者不良价值判断占据主导地位。道德水平的低下,使得会计舞弊成为了符合个体价值判断并得以推动实施其行为。“需要”因子,即“动机”因子,动机是会计行为产生关键,而不良的行为动机则易受外界利益、客观条件等的刺激而产生会计舞弊等不正当的会计行为。“机会”因子与潜在舞弊者掌握的信息优势和管理会计的工作的权力大小有关。如果管理层的权利责任不相对等,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则其拥有通过非法会计操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暴露”因子包含舞弊行为被发现和披露的可能和对舞弊者的惩罚性质及惩罚程度这两部分内容。

上市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经济主体,直接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造假的形式花样不断增加,日益猖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财务造假严重扭曲了上市公司的价值,扰乱了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并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而且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活动,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分析,研究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的方法,推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以南纺股份造假案为例

(一)案例概述

南纺股份,前身为南京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78年,并于1994年改制成功,成为股份制公司;2001年3月6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南纺股份由南京国资委控股。

2014年5月17日,南纺股份《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的公告》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认定其存在2006―2010年连续5年虚构利润的违法事实,累计虚构利润高达3.44亿元。根据《证券法》和《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证监会对其处以罚款50万元,同时对12名相关责任人采取警告及罚款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一系列行政处罚。审计局还发现,原董事长单晓钟伙同其余5名高管人员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资产2亿多元。公告中称,公司自2012年主动整改,已在2011年度报告中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并对2010年及以前年度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于2012年度实现扭亏为盈,顺利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南纺股份发布该公告书的当晚,市场对其不退市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