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3:27: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理事物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
自然地理过程是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自然地理过程有部门自然地理过程和综合自然地理过程,气候形成和变化、河谷发育、水文过程、土壤发育和植物群落发育等属于部门自然地理过程,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则属于综合自然地理过程。 一、高考试题再现
1、试题(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
(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图12 (4)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
2、材料处理:珠江水系,我国南方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低纬。珠江三角洲。 3、问答链接:“八口入海”特征是河流特征,这里考河流特征的形成过程。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
4、调用模板,编写答案:“八口入海”特征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方面去编写。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支流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泥沙含量多;珠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珠江干流河道短,加多了入海口。 5、参考答案
①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②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③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④地转偏向力影响。 二、思维模板构建
对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试题,可这样构建模板:对成因类过程题,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按要素去编写答案。主要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思考时可都考虑到,但答案编写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有时间关系的成因类过程题,同样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只是要考虑要素的参与前后关系。 例一:
1、试题: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2016年新课标Ⅲ文综高考试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
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图6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2、参考答案;
(1)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生物
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
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例二: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新课标II文综高考试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2、参考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 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三、试题解析突破
对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综合题,可以按下述过程完成答案。 例三:
(2016?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37.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1、材料处理,信息提取:地形:南、北两侧秦岭山区、黄土高原。气候:每年7、8月暴雨多。水文:南、北两侧支流分布,水流情况。生物、土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问答链接:泥沙多,河道淤积严重。从整体性分析泥沙多的形成过程。
3、调用模板,编写答案:
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本题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按要素去编写答案。主要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答案编写要充分用到材料。 参考答案;
37、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
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四、精选试题 1.(24分)(2014年新课标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