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A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8:42: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题 (共25题;共174分)

1. (9分)书写小能手。

chuānɡ hán________西lǐnɡ________千秋雪,门bó________东wú________万里船。 只要kěn________动nǎo jīn________,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zhī zhū________从网上chuí________下来,táo________走了。 2. (5分)查字典 县 音节 ________ 音序 ________ 部首 ________ 笔画 ________ 结构 ________ 3. (4分)多音字组词。

觉jué________ jiào ________ 好hǎo________ hào________ 4. (8分)比一比,再组词。

八________ 大________ 四________ 田________ 人________ 天________ 西________ 里________ 5. (1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远________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不疲 热泪________ ________ 如________似________ 一________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不离 6. (12分)读拼音写词语。

第 1 页 共 12 页

jì xù ________ zī shì ________

jū rán ________ fēnɡ dǐnɡ ________

yóu xì ________ lù xù ________

bēn pǎo ________ xiōnɡ pú ________

xiānɡ tián ________

pīn mìnɡ ________

liánɡ shuǎnɡ mào shènɡ ________

________

7. (7分)重点段落品析。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1)仿写句子。

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________不是________

(2)说一说天上真的又多了一个月亮吗? 8. (7分)重点段落品析。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 草鞋, 斗笠,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 , 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 , 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加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打仗

________ 心疼

________ 不料

(2)选词填空。(把词语写到文中横线处) 带着 挑起 穿着

他________草鞋,________斗笠,________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3)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________的人。 9. (3分)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第 2 页 共 12 页

坍(A.tān B.dān)塌________ 着(A.zhuó B.zháo)想________ 散(A.sàn B.sǎn)步________ 10. (2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________

夜色中,一个黑影一晃就不见了。________ 11. (5分)用钢笔描红。

诠 释 坍 塌 攸 撼 12.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决

________。

________。

13. (5分)按要求写句子。

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改成把字句) 14. (4分)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填空:

《最后的姿势》是写的________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________。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________,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________。

15. (5分)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第 3 页 共 12 页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 16. (2分)用恰当的词代替加横线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6点多就起床了。________ 5月12日原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________

17. (5分)找一找。《最后的姿势》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写在横线上。 18. (5分)读《最后的姿势》 , 找出文中正面描写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19. (5分)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20. (5分)《最后的姿势》句子品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1. (5分)读课文《最后的姿势》请你分析。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 (4分)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是写教师的吗?把你所知道的写在横线上。 例:诲人不倦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3. (5分)读《最后的姿势》下面一段话,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体会其作用。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________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________地震________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________什么也不要拿________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24. (24分)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最后的姿势》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 4 页 共 12 页

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洗漱________ 废墟 ________ 坍塌 ________ 诠释________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

(3)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第 5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