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18: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期(末)(A)卷

课程代码:_________ 学分:__________ 考试时间:__100___分钟

课程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 学号: 姓名: 题号 成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 、 或 ,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特性。

2.孔的上偏差用_ __表示,孔的下偏差用_____表示;轴的上偏差用_____表示,轴的下偏差用_____表示。

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计量器具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______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________要素。

5.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为主要参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轮廓最大高度RZ.。

6.螺纹按其牙型可分 、 、锯齿形和矩形等四种;按用途一般可分为 和_______两大类。

7.标准规定将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长旋合长度(L)。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 A.下偏差 B.上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 2.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 A.最大极限尺寸 B.基本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

3.下列各关系式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 )

EI?es ES?ei

1

EI?ei

EI?ei?ES

4.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用量具的是( ) A.钢直尺 B.量块 C.游标卡尺 D.千分尺

5.零件上的被测要素可以是( )

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B.理想要素和轮廓要素 C.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D.中心要素和理想要素 6.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是( )间的区域 A.两平行直线 B. 两同轴圆柱面 C.圆柱面 D. 两平行平面 7.在三基面体系中,( )应该选择零件上面积最大,定位稳定的表面 A.辅助平面 B.第一基准 C.第二基准 D.第三基准

8.当零件表面是用车的方法获得时,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应采用( )符号表示

A. B.

C. D.

9.普通螺纹的主要用途是( ) 连接和坚固零部件

用于机床设备中传递运动 用于管件的连接和密封

在超重装置中传递力的作用 10.螺纹参数中,( )是影响螺纹结合互换性的主要参数。 A.中径 B. 大、小径 C.螺距 D.牙侧角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 )1、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 )2、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 )3、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 )4、游标卡尺是精密量具,因此在测量前,不需要进行零位校正。 ( )5、形位公差带的大小,是指公差带的宽度、直径或半径差的大小。

2

( )6、平面的几何特性要比直线复杂,因而平面度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比直线度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复杂。

( )7、由加工形成的在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为被测要素

( )8、设计时,若尺寸公差和表面形状公差较小时,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也应较小。

( )9、普通螺纹一般以螺纹的顶径作为其公称直径。

( )10、标准对螺纹的顶径,即内螺纹的小径和外螺纹的大径规定了公差。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下表空格处中填入形位公差项目或符号(每空0.5分,共7分) 分类 项目 符号 平面度 — 分类 项目 定向 垂直度 ○ 同轴(心)度 位置公差定位 对称度 形状或位置 公差 (轮廓公差) 面轮廓度 跳动 全跳动 ⌒ 位置度 符号 ∥ 形状公差 ∠ 2.确定图中所示的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所表示的被测尺寸数值,注意标上单位。(每小题4分,共8分)

(1)

圆柱度 ↗ 读数: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