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名校2019届中考语文(附加九套模拟)毕业升学考试三模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4:0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福建省宁德市名校2019届中考语文毕业升学考试三模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高峰入云,□□□□。(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辞》)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两句,写出劳动人民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卖炭翁》中也用这种手法,以“□□□□□□□,□□□□□□□”两句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得细致入微。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临危受命,为蜀汉政权尽心竭力的语句是:□□□□□□□,□□□□□□□。

7.“报国欲死无战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吐尽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其中用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描写,无声地展示这位报国壮士内心世界的词句是:□□□□□□,□□□□□□。

8.李清照在遭受命运之神无情打击之时,心中依然有梦想。在《渔家傲》中,用“□□□,□□□□□□□”的呼喊,既回扣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又表达了自己高驰不顾的决心。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是 (人名), 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隔篁竹( ) ②水尤清冽( ) ... ③俶尔远逝( ) ④往来翕忽( ) ....

11.《小石潭记》是以“记”名专写山水的代表性文章,写景求物,历历如绘。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所描绘的景象。(2分)

12.选文中写到小石潭“水尤清冽”,却并未就此搁笔,请你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是表现潭水之清的?(答出两处即可)(2分)

13.“地灵宜久处,山好可常游”,美好的自然风景总是会让人留连忘返,可是作者却觉得清幽的小石潭“不可久居”,“记之而去”,这未免让人觉得扫兴。你怎样理解作者这样的感受与反应?(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

①②③

遏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

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注释】①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谥忠武。②沉鸷:深沉决断。鸷,凶猛。③数:屡次。④约束:拘束,限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 ①善抚士卒( ) ②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 ) ..15.常遇春一生可说战功彪炳。短文中介绍当时的哪些称呼可以看出常遇春的非凡才能?(2分)

16.史载常遇春“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从短文中的介绍来看,常遇春拥有着哪些优秀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伙伴”梁思成

黄汇

①我们建一一班(1961届)和梁思成先生有着一段深厚的师生情,回顾四十六年前与先生相处的戏剧性的场面,幅幅相连仍如同昨日。先生在同学们和我的心中不是圣者,甚至不是严师,而是我们成长中亲切的“老伙伴”。现在细想起来,相处的那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习惯,不知不觉中铺垫了我们的敬业之路。

②1955年高高兴兴走入清华园的时候,我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能乍乎,班主任派我暂任文娱干事。为了使来自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同学熟悉起来,组织全班同学到颐和园玩了一次。 ③一到谐趣园,我们不由得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小老头水彩画得真棒!”他又瘦又“小”,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新生的小布章:“呵!了不起!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也喜欢画画?是哪个系的呀?”我们颇有些得意地表示:“当然,我们是建筑系的学生。你知道进了清华大学要上建筑系还得再考一次画画呢!”

④“噢……我也累了,不画了。我请你们上楼去看看吧。” ⑤“你是颐和园的干部吧,住在这地方多好玩!”

⑥“我是个没事干的小老头,住在这里并不好玩,因为没人跟我玩,你们来了这里,带我玩行吗?” ⑦“行!你这人挺好玩。”

⑧开学后才知道,那“小老头”竟然就是我们的系主任。那是在林先生刚去世而且他正遭“复古主义大批判”的时候,总理关照他在谐趣园休养。

⑨对于谐趣园时的不逊,我们丝毫没有什么顾虑,因为直觉说明他对我们并没有反感。 幸运的是,特殊的机会使他对我们班多了一份特殊的关心,主动不定时地给我们讲专题课, 甚至辅导课程设计。

⑩一年级结束前,在二校门旁遇见先生,他问我暑假怎么安排,并要给我留一点家庭作业,我求他别再让我放假都玩不成。梁先生说,这作业不妨碍你又吃又玩,只需要你去和你家周围扫街或摊大饼的那种人交往,交两个朋友,把他家各方面的情况写下来,交卷。这作业真奇怪,不过梁先生常常会出一些怪题,做起来也会挺有意思,我就照办了。

⑨当时我家前门、后门各处于不同的两条巷中,我主动去和那两位扫地的阿姨搭讪,因为外祖父在当地受尊重,所以她们待我都很好,有时我也去辅导一下她们孩子的功课。一来二去,开学时就完成了两份“交朋友报告”,将她们家的成员、工作、经济情况、生活规律和不同的特殊困难,一一罗列。于是,我第一次获得了梁先生的夸奖,说写的很实在、细致,文笔也还可以。然后他讲,学建筑这行要做设计,而设计的房子要为各行各业的人所用,每一种人和另一种人的需要不同,你不了解他们不行,你不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也不行,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要“知人”。

⑩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全班2/3的同学材料力学不及格,同时有人向老师反映,说我常

聚合七八个同学骑车进城看演出,看球赛,不上晚自习,影响很不好。老师批评了我,我不服气,就顶嘴,

被梁先生传唤了去。梁先生板起面孔严肃地批评我不守纪律,他说:“刚才,是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你谈话,我的意见你必须执行;下面是小老头梁思成和你讨论‘玩’的问题,你爱听不听都行。其实,‘玩’是好事,学建筑的人多玩多见识,只是必须会玩,不能傻玩。”他讲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精彩经历。“运动队的人设计体育场的跑道就不会忽视跑道的弯道坡度和冲刺后的缓冲道,合唱团的人设计音乐堂就不会忽视后排观众席的音响质量,他们的设计观念和毫无文体兴趣的人的深度不同。但是你光傻玩,不看,不想,那就叫白玩。玩的时候要顾及四周,东张西望,想一想,如果让你做这个设计,你怎么处理?要玩,不要当书呆子。”

?我想起四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设计方案受到大家的夸奖,飘飘然地拿去给梁先生看。看后他什么夸奖的话也没有说,让我下楼去拿一个碟子、一个碗上去,再把书架下的一个小陶土罐子拿’出来,让我灌了大半罐子水,然后对我说:“你看,这半罐子水不满,有人会对它在意吗?可是现在你把这水倒在碗和碟子里直到溢出为止,然后人们会惊呼水太多了,水真多。其实,罐子里还剩很多水,罐子里的水才真多,你可千万别把自己捏成碗,更不要捏成碟子,那就没出息了。 ?我在回想罐子的事时,先生立刻唤回我的思路,嘱咐我:“每当你做成一件事受夸奖时,一定要冷静地去调查一下还有什么不足,甚至勇敢地问一问有没有错误,认真总结,定出新的目标,这是不断进步的诀窍。千万要改正你的缺点,不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甚至跟别人计较自己的功劳有多大。要记住,我今天的话很重要!”“当然,我的画也很重要,现在把曾受你夸奖的那张谐趣园的画送给你。”他的话我铭记至今,他的画就是梁先生画集的封面。

?琐琐碎碎的许多小事,教诲指点终生,却无法回报。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不逊( ) ②搭讪( ) ③溢出( ) ④教诲(’ ) ....

18.作者在开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现在细想起来,相处的那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习惯,不知不觉中铺垫了我们的敬业之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9.从师梁先生使作者受益良多。阅读文章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作者的成长路上,梁先生做了哪些事情给作者的人生带来启迪,影响一生?(4分)

20.作者把自认为得意的设计方案拿给梁先生看时,粱先生却给他讲了罐子装水的故事。阅读⑥段,思考梁先生对作者说的这番话,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表达了梁先生对作者怎样的期待?(4分) 21.师者,授知识于学生,教品质于弟子。在作者叙说与梁先生交往过程中,梁先生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4分)

22.文章结尾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梁先生的深厚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世上最无 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这 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3.作者的心中,梁先生不是严师,更似益友、伙伴。文章题目即为《“老伙伴”梁思成》,阅读 全文,你认为作者称梁先生为“老伙伴”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 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

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馀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

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 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 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___ (人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