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1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㈣ 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艺术创作所依赖的思维机制是以整体和直觉为认识方式的神话思维。

四 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㈠ 神话的价值

1神话的文化史价值

首先,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 其次,神话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的作用。

2 文学审美价值

神话的无意识创作方式开创了人类文学创作的先河,而且神话中的众多意象、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艺术技巧等都为后世文学确立了某种先验的原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除了以上几点,神话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如对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资料价值,对宗教、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借鉴价值等等。

㈡ 神话研究 1 隐喻学派

隐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认为神话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为寄寓、隐喻某种道理、深意而编造的故事。

2 历史学派

这派学者对神话作出与文明时代思维方式相契合的“合理化”解释,试图把神话情节曲折地解释为历史史实的传奇性描述。所谓他们被称为“历史化”理论或历史学派。

3 语言学派

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德国的格林兄弟和英国的缪勒。

格林兄弟指的是雅· 格林和威·格林兄弟:神话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一切民间文化都源自神话。英国语言学家缪勒:提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的著名论断,认为神话源于语言演化过程中人们对意义本来平常的古代语言的曲解。

4 人类学派

该学派的代表人是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安德鲁·朗、詹姆斯·弗雷泽。这一学派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的,认为可以通过考察较不发达民族的现存神话及其存活状况来

推论其他民族远古时期的神话,并据此建构远古人类文明及其进化轨迹。

5 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学生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弗洛伊德用心理分析学说来分析神话,就是强调人的潜意识在神话形成上的作用,并用性本能冲动来解释神话故事的角色行为。荣格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学说”,认为“神话是前意识心理的最初显现,是对无意识的心理事件的不自觉的陈述。”加拿大文艺理论家弗莱(N.H.Frye,1912--)认为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

6 功能学派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神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出于初民生存需要而发生和传承的。神话就是原始人试图控制客观世界进程而施行巫术、神灵崇拜的伴生物,它本身就是初民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有辅助巫术与宗教“解决”困难、慰藉初民精神的实用功能。

7结构学派

代表人物是法国列维—斯特劳斯,他创造性地将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借用于人类文化和神话的研究,认为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

8 中国神话学研究

萌芽阶段(1903-1923):西方神话学理论的传入;

奠基阶段(1923—1937):出现了中国神话学早期的研究专家;

拓展阶段(1937-1949):在西南地区将田野作业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神话学的视野;

低谷时期(1950-1978):在资料搜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进展; 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 思考题

? 1 怎样理解神话的本质?

? 2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而这对神话创作的作用是怎样的? ? 3 神话有哪些种类?

? 4 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5 神话有哪些主要价值?

? 6 举例说明神话的基本特征?

第六讲 民间传说

一 民间传说概说

㈠ 民间传说的界定

学界对于传说的界定大致有两种看法: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民间传说又俗称“口碑”,是一切以口头方式讲述生活中各种各样事件的散文叙事作品的统称。与广义传说概念的宽泛性不同,狭义的民间传说是指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性散文体叙事。

根据目前我国传说学理论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这一界定充实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种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㈡ 传说与神话的关系

1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

第一,民间传说与神话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接近,它们的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一部分上

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传说与神话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体裁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言,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和神话都具有超现实性的幻想。传说的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

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而许多传说效果是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

2 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第一,传说与神话的主人公身份和属性不同。传说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基于历史上存在

过的真人,其故事比神话更接近现实生活,故事中存在的超现实因素的内容是有限度的,不会占据主导地位。而神话的主人公是超人和超自然力量的神,其故事是以神格为中心的,即是各种动植物人格化和各种社会生活力量神格化的结果。 第二,传说和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想象和创作的思维机制不同。传说是以自觉或比较自觉

的思维方式,讲述某一历史时代的具体人物或事件,有时代和地点的约束性。而神话则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思维方式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人格化、神灵化,从而曲折地反映人类史前时代的人与自然界的种种关系,具有全人类、全部族性。 第三,传说和神话的功能不同。传说所描述的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及各种风物,

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娱乐功能。而神话的产生于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它是祭祀人员在特定场合和时间里宣讲的,在远古时代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发挥类似于法律那样切实有效的作用,具有神圣性和权威

性。

㈢ 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1 传说与历史的联系

第一,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情感和评价。

第二,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常常有遗迹可循。

2 传说与历史的区别

⑴.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

传说在根据一定的历史事实反映社会生活时,经过了艺术加工,不是严格地再现历史本身。而这些艺术加工方式放映社会,就是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来编故事。而历史记载要求对事实进行实录直书,不能为求叙述的生动性而虚构、夸张、幻想等。传说的历史真实性,不在于历史记载的准确无误,而在于真实地反映民众的历史情感和评价。 ⑵.历史观不同

传说是民众口传的历史,能够真实地表达民众基于历史事实所作的朴素评价,而历史记载一般要考虑当政者的观点,反映官方的正统历史观。传说的评价一般与历史记载的评价在褒贬倾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发生在对同一时代的人与事的评价上。 ⑶.取材角度不同

首先,传说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取材,其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往往无关紧要。历史要选取重大事实。其次,传说讲述历史事件常选取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来虚构一个故事;而历史记载通常记载在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做正面、全面的记载。 ⑷.历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变异的。

这一方面由于历史是实录直书,事实不可变更,而传说主要是虚构的故事,情节构成的随意性比较大,可以适时予以调整或改动;另一方面业余二者的传播方式有关,历史是书面的记载,内容比较容易保持原来的面目,而传说依靠口传,随时处于变动和再创作之中。

二 民间传说的分类

㈠ 民间传说的分类方法

1 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划分

可分为古代传说、近代传说、当代传说等。同时,每一类传说还可以再细分,例如,古代传说可以依据朝代划分为秦代传说、隋唐传说等。但是,我们知道,口头创作与传承的文学是很难准确判定其产生年代的,所以这种分类法是有局限性的。

2 根据传说所讲述内容的性质划分

将传说分为三类,即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每一个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地方风物传说可以细分为山川名胜传说、物产传说、动植物传说和习俗传说等几个小类。目前,这种分类方法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3 根据传说在表述方面的特点和功能划分

把传说分为描述性和解释性两大类:描述性传说以叙述人物的事迹为主,主人公大都在

历史上实有其人或在作品中被特别声明为历史上的实有人物。它主要包括:帝王将相传说、清官奸臣传说、农民起义传说、神仙人物传说等若干小类。解释性传说是以事物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对山川名胜、风物特产、动植物及民间风俗习惯等的名称、特征之由来做出某种解释,解释的过程构成有头有尾、有人物、有事件的故事。

4 依据传说的情节把传说划分为若干类型

不着眼于民间传说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而是依据其情节把民间传说分为:识宝型、端午挂艾型、地陷为湖型、难题求婚型、智斗魔鬼型、风物迁移型、皇帝封口型等等。这种分类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㈡ 民间传说的分类

目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界比较通用的传说分类方法是,按照传说讲述内容的性质进行划分。这种分类方法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关于传说分类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宏观构想。因此,我们将沿用这种分类方法,把民间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三个类别。

1 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是以历代社会生活中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为中心,通过艺术加工、幻想、虚构等手法,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或遭遇等的传说。在中国民间传说里,人物传说的十分发达、成熟。根据传说种人物身份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⑴ 神仙传说

相对于神话而言,神仙传说也被称为“仙话”,是人物传说种特殊的组成部分。这类传说与宗教,特别是跟中国民间影响较大的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产生的历史比较久远、流传也相当广泛,传说的人物有超乎凡人的神通,大多是虚构的,但也有少量的真实人物。

⑵ 文人传说

主要讲述历代杰出文人包括诗人、作家、书法家、作家、哲学家的生活轶事。这类传说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渲染他们在事业上的精深造诣,或讲述他们成才的艰辛刻苦,用来激励后人用功。

⑶ 巧匠名医传说

传说的内容多是渲染巧匠名医技巧高超、品格高尚,且惩恶扶弱。这类传说最发达的是鲁班传说。名医传说中最常见的主人公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

⑷ 帝王将相传说

帝王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帝王传说和将相传说。

① 帝王传说讲述帝王的神奇出生、宫廷轶事,或者讲述帝王如何残暴、贪婪、好色等的故事,如关于三皇五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的传说。

② 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名将传说、清官(贤相)传说和奸臣传说。 A名将传说讲述百姓理想中英雄式的著名将军的作战故事。

B清官传说讲述贤明、勤勉、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主持正义或幽默风趣的大臣、官员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