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9:0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标与教材分析:

“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 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德育渗透点:本单元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重难点是根据看的形状图按要求摆出几何组合体。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知道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在已经学习并经历了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球和有三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能辨认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探究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立体的规律及正确摆出相应的正方体组合。只有在动手操作活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建立立体和平面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根据图形或实物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在拼摆活动中有计划地进行尝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操作以及在操作中发现的问题。

4. 在实际拼摆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出图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5. 对观察和拼摆活动感兴趣;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并冷静思考;乐于帮助同学,并与同学分享学习

1

的成果。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教学建议:

1.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2. 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践。 3. 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课时安排

观察物体(三) 2课时

《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课标与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观察与认识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两个学段的要求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相应地,关于观察物体的具体编排,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按以下三个层次加以编排:第一层次(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积木);第二层次(四年级下册):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三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第三层次(五年级下册):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例1就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例题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

2

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可以摆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同时,在增加小正方体数量的摆法中,进一步体会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也就是保证从正面看有3个小正方形,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进行铺垫。

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物体,从正面观察到的图形虽然一样,单小正方体的位置关系却存有多种可能。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通过逆向推理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经历观察、实践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并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拼搭、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 学具准备:小正方体若干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观察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