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人物论 - 孙悟空与猪八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49: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明清小说人物论

——《西游记》之孙悟空与猪八戒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是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讽刺、幽默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的神话传统,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中创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本文就孙悟空与猪八戒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 孙悟空 猪八戒 人物形象

一、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1.勇敢、机智。孙悟空是只勇敢的猴子,这是无可非议的。保护唐三藏西去的途中,很多困难、面对很多的妖魔鬼怪都是孙悟空一马当先去解决的,他靠着他无敌的如意金箍棒和七十二变为唐僧的西行道路开道。

2.不屑神佛等统治权威,桀骜不驯 。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例如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了。”总之,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

3.勇于斗争 、坚忍不拔,有着顽强的斗志。 他在西天取经路上面对重重困难,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直到最后胜利。例如:孙悟空为救出师父、师弟,完成取经的大业,几次三番与黄眉怪较量,战斗失败,失败再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实践表明:跟妖怪斗争的次数越多,他的战斗欲望就越强烈;他跟妖怪纠缠得越久,斗争的经验就越丰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

4.爱憎分明、有胆有识。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

总之,孙悟空形象的典型意义还有着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他那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既可以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又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生动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

二、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1.好吃懒做,贪睡。猪八戒的懒是出了名的,这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他猪的本性。如他们师徒四人离开宝象国,来到平顶山,孙悟空故意让八戒前头去探路,但是猪八戒却找个草披一头钻进去,用钉耙扑个地铺,躺下就睡。

2.贪财、贪色。众所周知,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在西行路上他挖空心思的为自己偷攒私房钱,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耐,得到赏银就第一个跑去接。

3.易于动摇,但作战勇猛。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要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然而八戒也并非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八戒作战勇敢,在妖怪面前从不屈服。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

4.偷懒耍滑,但能吃苦耐劳。在高老庄,八戒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等等,都显出他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取经路上的重活、脏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子的重担。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 总之,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以及懒惰的习性,在他身上体现了神、人、猪的完美结合。先来看他的外在形象,长嘴大耳朵,头脸像个猪的模样,体胖肚子大,打斗起来又累的鼻涕都出来了,不禁让我们感到好笑。

三、孙悟空与猪八戒人物形象的比较

1.孙悟空因为漠视天界法度,大闹天宫,要造玉皇大帝的反,因此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接受了近五百年的囚禁,是个让人佩服的英雄;而猪八戒则是酗酒戏嫦娥被贬人间。

2.孙悟空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而且他机智敏捷,一路上降妖除魔,主要就是靠大圣的好手段;猪八戒则是猪悟能,只有三十六种变化,经常吃败仗,就是变个女婴,也要靠师兄吹口仙气相助。

3.孙悟空机智灵活,敢于和善于斗争。例如:遇到红孩儿时险些丧了性命,在狮驼岭被关进银瓶里差点被化成脓血,但仍一往直前。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唐三藏的一

系列错误认识下,受到责罚,但他仍能一如既往,不记私仇。而猪八戒则胆小怕事,常打退堂鼓,常存散伙心,遭遇强敌,往往不是慌了手脚,就是说教告饶,被孙悟空一番捉弄,还要伺机唆使师父念紧箍咒,进行打击报复。

4.在取经路上,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干预争斗的人物形象。历经千难万险,他从不畏惧退缩,总是积极乐观,勇往直前。一听说有妖怪,猪八戒基本上总是心惊胆战,只有孙悟空非常高兴,认为是为民除害的机会来了。孙悟空不避艰险、不怕困难,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而猪八戒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妖怪出现的时候总是逃避责任。

总之,孙悟空有胆、有才、有识。猪八戒虽有一身的缺点,但他仍是取经路上的第二员大将。他的本领也超群,他虽对取经事业不很热心,常嚷着要回高老庄,但与妖怪交手时,他往往十分勇猛。更可贵的是,即使被妖怪俘虏,他也不独自垂泪,更不肯向妖魔鬼怪屈服,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而且,八戒虽然懒惰,却又比较吃苦耐劳。

参考文献:

[1]周先慎 《明清小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2]吴成恩 《西游记》 人民出版社 2001年出版

[3]李希凡 《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