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展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19:2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展望

刘晓同 笔译二班 2011110269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事务不断增多,翻译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对翻译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使得翻译事业蓬勃发展。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实践中逐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来,由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翻译实践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帮助。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离不开翻译,而翻译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作为一名译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操作,更要对其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也将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完善,因此,对计算机翻译技术的前景也应有一定的预见性。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翻译实践

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出现以前,翻译工作一直被形容为“费时低效”。我国近代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曾经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躇”,讲的就是翻译实践过程的这种不易。而傅雷在二十年间三译《高老头》的艰辛,也说明翻译任务的完成需要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知识储备和长期皓首穷经查阅词典和文献的认真态度。而且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几何倍数的累计、变化、爆炸,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每个领域都博闻强识,没有一本词典能够包罗万象,更没有可能仅凭单薄的人力和简单的组织来及时高效地完成数量及其庞大的翻译工作。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利用计算机来辅助翻译工作可以使译者借助网络涵盖无限资讯的能力来最快地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更加迅速准确地理解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对应的译语用词,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保障了翻译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历史

要讲计算机辅助翻译就要先谈到最初的机器翻译。简单说来,机器翻译就是应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的翻译。早在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和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就已经提出了使用机器字典克服语言障碍的设想。而在1946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机器翻译在随后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道路,有成就,也有挫折,对研究者们提出了无数的挑战。但由于机器翻译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方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等国纷纷大力进行研发,机器翻译也一路经过了初创期、低谷期、复苏期,现在已经走进了史无前例的繁荣期。

1.初创期(1947~1954)

1947年Weaver提出使用计算机来对自然语言进行翻译,当时大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词界限过于模糊,情感及跨语言方面的内涵过于广泛。但是来自各界的批评和怀疑并没有令Weaver退缩,于是他进行了机器查字典试验。由此,机器翻译被认为是在1947年诞生的。1949年,Weaver发表的有关机器翻译的备忘录提出了机器翻译的可行性。1954年美国的Gorgetown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实现了超出了词→词对译概念的第一个真正机器翻译系统。机器翻译的概念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机器翻译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由此产生。

2.低谷期(1954~1975)

这一时期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技术较为落后,硬件水平有限,机器翻译只能采用直接翻译法,无法对源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造成源语言分析阶段和目标语言生成阶段无明显区分,且译文质量远低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遭到空前的打击,出现了萧条的局面。

3.复苏期(1975~1989) 在这一时期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迅速发展,机器翻译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82年,欧共体通过了Eurotra项目。该项目被认为是当时最雄心勃勃的机器翻译计划,它基于语言学和计算机技术,要求系统的开放性,在长期开发过程中不断容纳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不过,该项目仍然是基于转换的系统。

4.繁荣期(1989~今)

计算机的继续发展为机器翻译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而网络和国际化对翻译需求的空前增大以及翻译软件商业化趋势的逼近则使机器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时期的机器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方法和实例方法的语料库机器翻译方法。机器翻译系统在该时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走向了繁荣。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早已进入了繁荣期,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任何问题。据统计,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相比,疑问准确率和可读性还不到70%,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专家、语言学家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使用者任重道远。

翻译实践的标准虽然不一,但都相当严格。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一种翻译,当然应该注重译文的质量。而目前为止,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译文质量就可理解性和忠实度而言,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标准。

1.词性和词义的错误翻译 计算机毕竟不是人类,不能像人类一样的去认知和理解。源语中同一个单词往往有着不同的词性和截然不同的词义,人工翻译中,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些不同的词性和词义区分开来,以选取最合适的目的语。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往往对词性和词义错误辨析。词性作为连接词汇到句法的桥梁一旦出错,译文便会出错,而选取错误的词义更会直接地导致难以理解的译文。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译文质量的下降。

2.关于状语的错译 以英语为例,英语中通常句子结构复杂,一个句子中往往有不止一个的状语从句,这些从句通过状语引导和连接,一旦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状语的翻译不正确,译文就会支离破碎,句意混乱,难以理解。

3.小品词的错译

英文离开冠词和连词等小品词后会不通顺。而汉语有个这些小品词徒增累赘,句子拖沓。对此情况,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尚未有恰当的解决办法。

4.文化语境的差异

翻译作为连接两种文化之前的桥梁,面对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社会风俗、社会习惯造成了语言语境中的差异。译者通常对两种文化都有较深的了解,可以较好地起到语境转换的作用,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处理过程简单,难以将合适的语境体现在译文当中。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前景展望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各方面的对外事务空前的繁荣,社会各界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辅助翻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使翻译逐渐地由相对独立的个人活动转为协作性强的团体组织活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和软件的蓬勃发展也为翻译事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等多门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丰厚的成果。随着这些学科的继续深入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也将日臻完善。虽然由于其各种难以解决的缺点,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辅助翻译仍不能代替译员的地位和作用,但将会给译员提供更得心应手的帮助,不断推动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果. 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3 [2]赵铁军. 机器翻译原理[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 2001.1~5

[3]刘宓庆. 翻译教学:事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 2003.1~6

[4]杨沐昀、李志升、于浩. 机器翻译系统[M]. 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