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范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及其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在中国和西方

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依时代和政治指导、现实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2.《君主论》:马基雅维利代表作,最先将政治学视作管理国家的科学,商务

出版社,1986版

3.主权:布丹的“主权论”,认为国家的主要标志和本质特征是主权,主权是驾

驭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权力;主权是绝对而永久的权力(上帝、自然法之外)最高的国家权力,有绝对性和永久性。

4.自由:在政治上指在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

动的权利。

5.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核心是“仁政”,学说

特点:“温、文、稳”,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现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告子。

6.道家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7.礼:孔子政治学说的核心,上到国家制度,下到风土民情等等各方面的相关

规则和规矩,周礼:周公制礼作乐。表现为:正名

8.术:术,权术,即阴谋,手段,政治智慧。认为君主要会耍阴谋。认为商鞅

之死,就是知法而不懂术,术是皇帝特有的越秘密越好。法家以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体系。术是贯彻法的手段。

9.势:法术势的核心在势,权势,身在其位。君主首先必须有权势,并且可以

牢牢的掌握它。这是一切的根本。可以借势运用法、术。他们是君主权位上的两把宝剑。势是一切办法的前提和根本。

二.简答题:

1.西方政治学发展各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基本主张: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正义论”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国家目的论” 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论上帝之战》

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基督教国家观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布丹:《共和六轮》,“主权论”,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驾驭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权力

洛克:《政府论》,主张政府只有取得被统治者德同意,并且保障人民

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

卢梭:《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强调法的功能

2.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学说的代表人物、著作及基本主张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以礼为核心,提出一系列措施:①正名:恢复名分等级 ②君臣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③仁政,德政:以道德教化、反对苛政刑杀 ④人治和举贤才 ⑤平均主义分配⑥主张积极入世 孟子:①

建立一个有秩序,统一的贤人政治的社会

②仁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尚贤:在不易发现的地方选拔人才,方法推荐 ④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①人性恶论②隆礼重法③尊君爱民④尚贤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①理想社会: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帝国 ②暴力论:反对仁义道德,主张强力治国 ③独裁论:主张个人独裁

④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体系,法是治国纲领,术是贯彻法的手段,势是一切办法的前提和根本。

⑤主张法治,崇尚暴力,重视功利,反对空谈,奖励耕战,鼓吹集权。是具有魄力和开创精力的理论。对于开创局面具有很强的效力。主张个人独裁。

道家:老子、庄子《老子》

老子:①反对物质文明,主张回到过去,人们都过简单朴素的生活 ②伦理道德违背自然 ③反苛政,反不均 ④辩证思维,反向智慧

⑤无为而无不为,不干涉主义: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庄子:①主张遁世,不得意

②思想出发点:人是自然的人,不算是社会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的社会、文化制度都违反这一原则和人的本性 ③绝对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