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课标版)专题训练:专题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3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

专题能力训练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一、选择题

1.“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以上述宣言开始的运动(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将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2.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3.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4.(2017北京文综,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5.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6.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主要意图是( )

( )

注:邮票以中国版图为背景,中心印有“JULY 7,1937”“抗战建国”“JULY 7,1942”字样。邮票图案两侧分别为林肯和孙中山肖像,林肯像下印有“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而孙中山肖像下则是竖排中文“民族、民权、民生”。 A.追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 B.共同抗击法西斯,重建和平 C.推动中美建交,加强合作 D.倡导国共合作,抗战建国

7.(2017江苏单科,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8.1929年至1932年春,中央根据地流传一首民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民谣体现了苏区干部( ) A.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

B.惩治腐败、崇尚廉洁 C.艰苦奋斗、建立政权 D.从严治党、加强监督

9.(2017天津文综,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0.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7江苏单科,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1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