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6:5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三复习导学案 适用班级:301---310 主编:王海 审核:刘双林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技巧

【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类型

【学习重难点】练习强化,理解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活用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联系上下文分析难断句。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例2】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1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三复习导学案 适用班级:301---310 主编:王海 审核:刘双林

3.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3】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4.依修辞,定句断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1)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4】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2)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5】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 误 中 未 足 以 存 人 君 闻 此 可 以 悚 惧 布 衣 闻 此 可 以 改 容。

【例6】君 子 之 言 寡 而 实 小 人 之 言 多 而 虚 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

(3)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7】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8】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

6.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

2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三复习导学案 适用班级:301---310 主编:王海 审核:刘双林

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更多文言固定句式参看“文言固定句式”专题。

【例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10】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跟踪训练】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2.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上》)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1)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2)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取材于苏轼《仁说》)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

3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三复习导学案 适用班级:301---310 主编:王海 审核:刘双林

道不行于时也(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课后巩固强化】

1.(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2.(20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