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0:47: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3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考查题
姓名 学号 专业 成绩 一、名词解释 1.AEIR
“AEIR”是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animal(实验动物)“E”系equipment(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2.3R
“3R”,即减少(reduction)、代替(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
3.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指在清洁动物的基础上,要求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如绿脓杆菌等。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中,实施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使用SPF动物,在实验中可以安全可靠地排除动物所携带病原体及特定微生物的干扰。SPF动物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可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该级动物健康,繁殖率高,自然死亡率低。
4.歪头病
肺支原体可引起化脓性鼻炎和慢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引起实验动物“歪头病”,患鼠头斜于患侧转圈走,提起鼠尾使之倒立,患鼠身体迅速旋转。肺支原体感染生殖道可导致死胎和不育。
5.封闭群动物
又称远交群(out bred stock)动物。按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的定义,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如昆明种小鼠、SD大鼠等。特点:繁殖率高,重复性差。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近交系动物?简述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连续交配繁殖达到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㈠ 基因纯合性(homozygosity),㈡ 遗传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 ㈢ 表现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㈣ 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ty),㈤ 遗传特征的可辩别性(identifiably),㈥ 遗传组成独特性(individuality),㈦ 背景资料可查性,㈧ 国际分布广泛性
2.“DBA/1fLACA/Lac小鼠”中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涵义是什么?
DBA为小鼠近交系名称,1表示亚系,f表示代乳,LACA为代乳母鼠的品系,Lac代表培
育单位英国实验动物中心。这是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LAC)用自己培育的LACA小
鼠代乳而培育的DBA/1小鼠。
3.简述光照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光照的照度、光线波长以及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等三个次级因素,都对实验动物有影响。强光,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对实验动物不利,特别明暗周期不规律对动物的损害更严重。 ⑴ 影响视力
啮齿类动物视觉细胞以视杆细胞为主,其辨色力差,不能分辨红色且易受强光损害。研究发现,大鼠2000Lx连续几小时照射下,可出现视网膜障碍,若长时间(13周)持续照射,即使照度低至60Lx,也将使大鼠出现视网膜退行性变。 ⑵ 影响生理和生殖机能
蓝光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的性成熟。还发现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条件下,大鼠的性周期最为稳定。持续黑暗使大鼠卵巢和子宫的重量减轻,生殖过程受抑制;持续光照则会过度刺激动物的生殖系统,可连续发情,大、小鼠可出现持久性阴道角化,并阻碍卵细胞成熟,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而不能形成黄体。在实验条件下,可通过人工控制光照,以调节其生殖过程包括发情、排卵、交配、妊娠、分娩、泌乳和育仔等。
三、详答题
1.温度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不同动物适应的环境温度不同,如雏鸡的最适环境温度为35℃,马的最适环境温度为10~15℃,而啮齿类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则为18~29℃。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动物都将不能适应,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⑴ 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温度影响兔子耳朵的生长,甚至影响动物内脏和内分泌腺的发育。如动物在低温环境发育延迟,生长速度减慢。而高温环境则使大鼠尾巴长的更长。气温过高或过低,常导致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产仔率下降,死胎率增加,泌乳量减少。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使雌性小鼠性成熟推迟,性周期延长。小鼠在21℃环境每年能产仔3窝,而在-3℃则仅能产2窝,在超过30℃环境,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降低如小鼠睾丸萎缩,精子产生能力下降。 ⑵ 影响代谢
当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一定范围内,实验动物的代谢增加,以补偿机体调节的需要。在最适温度每降低1℃,动物的摄食量增加1%左右,以补充热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小鼠的心跳和呼吸加快,而高温则引起相反的反应。由于啮齿类动物的体温调节能力较灵长类弱,因而啮齿类在高温情况更易发生代谢紊乱,甚至死亡。 ⑶ 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力
在适宜温度,感染力及毒力不强的病原微生物只对动物造成隐性感染,而不发病。一旦环境温度过度升高或降低时,实验动物的抵抗力将会明显下降,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将引发疾病,甚至造成传染病流行和动物大量死亡。如冬季较易爆发流行的小鼠脱脚病、仙台病毒病和小鼠肝炎,与低温条件下动物抵抗力下降有密切关系。在冬季巴氏杆菌病可引起怀孕的金黄地鼠死亡,其主要诱因也是低温。因而动物饲养室应有温度控制装置,通常控制在18~29℃范围,可满足大多数哺乳类实验动物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但不同种的实验动物,甚至同种不同品系动物的最适温度可有差别,应予注意。环境温度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常对实验动物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还应规定温度变化的快慢。如在我国的“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即将日温差设定为3℃。
⑷ 激发应激反应
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可激发实验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如长期处于过高或过低温度环境,动物脏器可发生实质性改变。 ⑸ 影响实验结果
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使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反应改变。
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一、蛋白质
实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蛋、色、精、组、异亮、亮、(胱)、苯丙、苏、(酪)、缬氨酸等。饲料中缺少某种氨基酸或其比例不当,都会降低蛋白质、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表现为动物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体重减轻,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长期缺乏可导致水肿,并影响生殖。长期给动物喂食蛋白质过高的饲料,则会引起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酸中毒。因而,应供给实验动物含适量蛋白质的饲料。 二、碳水化合物
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大类。
无氮浸出物(即醣类)包括淀粉和糖,是实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草食性动物的消化道中,经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酵解,部分转变为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部分转变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体外。
粗纤维对胃肠运动起刺激作用,而有利于排便并排出毒素。因此,粗纤维是某些食草性动物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如家兔和豚鼠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要求在10%以上。 三、脂类
包括脂肪、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后三种类脂质是细胞膜和神经等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被消化吸收后,可通过代谢产生热量供动物利用。多余的能量可转变为脂肪,并在皮下形成脂肪层。
脂肪组织除了储备能量外,尚有保温,以及缓冲外力的保护作用。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和利用。
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在实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而只能从饲料中摄取,称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严重的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可使动物患皮肤病、脱毛、尾坏死、生长发育停止、生殖力下降、泌乳量减少,甚至死亡。
饲料中脂肪过多则使动物肥胖而影响健康,并且不利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