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3:57: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3.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A )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34.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 D )。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 C.源主机不知道T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 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35.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列哪个主机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 B )
A. 129.23.191.21 B. 129.93.127.222 C. 129.23.130.33 D. 129.93.148.127
36. 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 B )
A. 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有限的拓扑结构信息
B. 动态路由选择需要使用路由选择协议去发现和维护路由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手动配置路由信息 C. 动态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要大大优于静态路由选择,因为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
时路由选择不需要手动配置去通知路由器 D. 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而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
37.使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得最佳路径? ( C )
A.通过向相邻路由器发送一次广播以询问最佳路径 B.运行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 C.将接收到的路径的度量增加1 D.测试每条路径
38.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中,下列哪项最可能导致路由回路(rooting loop)问题?( D )
A.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某些路由更新数据包被丢弃
B.由于路由器不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当收到一个路由更新信息时,又将该更新信息发回向自己发送该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C.当一个路由器发现自己的一条直接相邻链路断开时,没能将这个变化报告给其他路由器 D.慢收敛导致路由器接收了无效的路由信息
39.当一个IP分组进行直接交付时,要求发送站和目的站具有相同的( D ) 。
A.IP地址 B. 主机号
C. 网络号 D. 子网地址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
2. 在IP协议中,差错校验只针对IP数据报的头部进行,而未包含数据部分,试解释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
3.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个IP数据报的校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只能采取丢弃的方法而不是要求源结点重发此数据报?
4. 当路由器在转发某个IP数据报发现差错(例如目的结点不可到达)时,只能向发送该数据报的源结点发出ICMP差错报告报文,而不能向该数据报经过的中间路由器发送差错报告报文,为什么?
5. 在Internet中分片传送的IP数据报在最终的目的主机进行重组。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即各分片在通过了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重组。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6. 有人说:“ARP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因此是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这种说法对吗? 7.ARP和RARP都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从这点来看,二者是相似的。但是,二者的实现方式是根本不同的,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8.在地址解析中,网关(gateway)的作用是什么?
9.大多数IP数据报重组算法部有一个计时器,以避免丢失分片而永久占用重组缓冲区。假定一个IP数据报被分割成4个分片,前3个分片都成功到达目的地,但最后1个分片迟迟没有到达;最后计时器超时,接收方将该数据报的前3个分片丢弃;随后,最后1个分片栅栅来迟。那么,接收方将如何处理这个分片?
10.假设一个IP数据报在某个路由器被分片,IP数据报头部中的哪些字段需要拷贝到每个分片?哪些字段需要重新计算?
11.国际上把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等IP地址定义为内部IP地址,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2.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中都存在,请比较第二层交换与第三层交换。 13.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正常工作,所有软件也都正常运行。那么,是否还可能(尽管可能性很小)会把分组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址?
14.当前的IP寻址方案是否可以重新设计成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地址的方案? 五、综合分析题
1.现有一个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的网络,该公司包括工程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 公室4个部门,每个部门约有20~30台计算机。试问:
(1)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果分配该公司使用的地址为一个C类地址,网络地址为192.168.161.0,如何划分网络,将几个部门分开?
(2)确定各部门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写出分配给每个部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范围。
2.假设有两台主机,主机A的IP地址为208.17.16.165,主机B的IP地址为208.17.16.185,它们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默认网关为208.17.16.160。 试问:
(1)主机A能否和主机B直接通信?
(2)主机B不能和IP地址为208.17.16.34的DNS服务器通信。为什么?
(3)如何只做一个修改就可以排除(2)中的故障?
3.应用最短路径优先搜索算法Dijkstra,求出下图中源结点E到达网络中其他各结点的全部最短路径。
13.已知5台主机A、B、C、D、E经由路由器Rl、R2、R3、R4连接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1)主机A到主机B的IP数据报经过的路径和主机B到主机A经过的路径是否一定相同? (2)请写出路由器R1的静态路由表。
第7章 传输层 一、填空题
1.( 网络层 )及以下的各层实现了网络中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但数据通信不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计算机网络本质的活动是实现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之间的 ( 进程通信 ),进而实现 ( 应用层 ) 的各种网络服务功能。 2.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第4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 ( TCP/传输控制协议 ) 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3.TC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 可靠 )、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4.UD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不可靠、( 无连接 )的数据传输服务。
5.传输层使用了( 网络层 )提供的服务,并通过执行 ( 传输层协议 ) ,针对高层屏蔽( 通信子网 )在技术、设计上的差异与服务质量的不足,向( 更高层 )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完善的通信服务。
6.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在网络层的基础上,完成端到端的( 差错控制 )和 ( 流量控制 ),并实现两个应用进程之间传送的报文无差错、无丢失、无重复、无乱序。传输
层中完成这一功能的硬件或软件称为 ( 传输实体 ),之间传输的报文称为 (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 ) 。
7.传输层在服务形式上是一组功能原语,主要包括( 请求/request )、( 指示/indication )、( 响应/response )和( 证实/confirm )。
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层是( 传输层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实现( 分布式进程 )通信。
9.衡量一种服务所提供的( 服务质量 )往往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的。传输层提供的服务质量是指在传输连接点之间看到的某些 ( 传输连接 ) 的特性,是传输层性能的度量,反映了传输质量及服务的可用性。
10.传输层服务适用于各种网络,因而不必担心不同的( 通信子网 )所提供的不同服
务及服务质量。 11.为了使不同的网络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ISO
定义了0类到4类共5类( 面向连接 )的传输协议。此外,ISO还定义了一个( 无连接 )的传输协议。
12.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与服务器分别表示相互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的( 进
程 )。客户向服务器发出( 服务请求 ),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请求,提供客户所需要的( 网络服务 )。 13.进程通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进程标识方法。TCP/IP协议中用( 端口号 )来识别进
程。Internet赋号管理局(IANA)定义的UDP端口号分为( 熟知端口号 )、( 注册端口号 )和( 临时端口号 )3类。 \14.TCP是TCP/IP协议族中的(1) ( A )协议,使用(2) ( C )次握手协议建立传输连接。当连接的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应答(3) ( A )。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4) ( D )。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5) ( B )。
(l) A.传输层 B. 网络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2) A. l B. 2 C. 3 D.4
(3) A. SYN,ACK B. FIN,ACK C. PSH,ACK D. RST,ACK (4) A.出现半连接 B. 无法连接
C. 假冒的连接 D. 产生错误的连接
(5)A. 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B. 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C. 后退N帧ARQ协议 D. 选择重发ARQ协议
二、名词解释
1.服务质量(QoS) ( E ) 2. 最大报文段长度(MSS) ( L )
3.报文段( H ) 4. 用户数据报( P ) 5.TCP( A ) 6. UDP( J )
7. 发送窗口 ( S ) 8. 通知窗口( C )
9. 拥塞窗口( N ) 10. 吞吐率( F ) 11. 重传计时器( M ) 12. 坚持计时器( B ) 13. 保持计时器( K ) 14. 时间等待计时器( I ) 15. 连接建立时延( R ) 16. 传输时延( D ) 17. 残余误码率( Q ) 18. 慢启动(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