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蔬菜重大建设项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3: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十 二 五” 蔬 菜 重 大 建 设 项 目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项 目 内 容 一是推广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新建50个国家级、1、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 全省十六个城市蔬菜重点产区 200个省级露地和设施蔬菜标准园,每个园区占地200-1000亩。 生态栽培技术,减少农药用量。二是推广复合高抗(耐)良种、集约化育苗、高温闷棚等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药。三是推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对新启动的标准园实施“以奖代补”。 合肥、淮南、六安、2、江淮丘陵旱区瓜菜基地建设项目 滁州等四市所辖长丰、肥东、肥西、金安区、裕安区、寿县、全椒、来安、南谯区、大通区等县区 3、高山蔬菜富民工程建设项目 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的岳西、金寨、霍山、绩溪、祁门、石台、歙县、潜由目前的27万亩增加到40万亩(其中茭以茭白、四季豆、豇豆、辣椒、百合、西甜瓜等为主导品种,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大优质高山蔬菜基地。抓好50个科技示范片和1000个科技示范户,加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病虫害综防技创产值18亿元,确保主产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由目前的10万亩增加到40万亩(其中南瓜20万亩)。 调整岗区种植结构,建设道路、沟渠、涵管、灌溉等设施,加快土壤改良,推广产品容易储藏销售且市场效益好的南瓜、冬瓜、马铃薯、大葱等品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 预期效益 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销售,园区每亩增收2500元以上。每个设施蔬菜标准园辐射示范带动面积在千亩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辐射示范带动面积在万亩以上。 创产值8亿元,实现新增种植6万户,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 白15万亩) 术推广应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创建生态蔬菜品牌,山、宁国等市县 拓展销售市场。 4、黄山、九华山旅游区蔬菜建设项目 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祁门、青阳、贵池区、石台等县区 新增蔬菜基地20万亩(其中新增大棚设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蔬菜。加强菜园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改造,发展钢架大棚,开年产鲜菜70万吨旅游特色蔬菜,确保城市居民及旅游宾客蔬菜供应和健康消费,实现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目标任务。 施5万亩),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观光园、新建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5个。 蔬菜采摘园建设,发展农家乐旅游。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搞活市场流通。 肥东、肥5、沿江沿淮沿巢湖水生蔬菜建设项目 西、无为、庐江、当涂、南陵、桐城、霍邱、来安、明光、宜秀区、巢湖市、金安区等县市区 6、高效日光温室蔬菜改扩建项目 谯城区、埇桥区、南谯区、来安、砀山、固镇、相山区、濉溪等县区 建立新型节能日光温室10万亩(新增5万亩)。 2011-2012年,改造老式半地下式温室4000座,建造新型日光温室3000座。2013-2015改造老式温室6000座,建造新型温室4000座。 每亩温室年增产值2万元以上,辐射带动项目区年增收5亿元。 建立60万亩田藕、茭白、荸荠和水芹基地(新增水生菜基地25万亩)。 改良老品种,引进优新品种示范种植。年产鲜菜90万吨,组建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长三角企业共建藕粉、荸荠罐头加工厂。利用旅游节庆活动,将莲藕、荷叶、荷花等打造成旅游农产品。 新增产值15亿元。建成后可大大降解沿巢湖水域富含N、P富营养水质问题。 在芜湖、滁州、阜阳、宿州、安庆等合肥、蚌7、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项目 埠、阜阳、淮北、淮南、宿州、芜湖、黄山、宣城、安庆、马鞍山、滁州等市 新增栽培面积3500万平方米,新增袋料9000万袋 地建设蘑菇生产基地;在淮北、淮南、马鞍山等地建设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等珍稀菌生产基地;在宣城、黄山等地建设高温反季节香菇基地;在合肥、蚌埠等城市郊区建立平菇生产基地。扩大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生产规模,扶持黄山山华、淮北华奥、砀山兴达、淮南鑫农、阜阳同创、马鞍山安康菌业等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 8、涡阳苔干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9、蔬菜集约化育苗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合肥市、六安市、宿州市、淮北市、池州市、黄山市、亳州市 涡阳、谯城区 由目前的20万亩增加到35万亩(其中新增有机苔干3万亩) 新建40个年育苗能力500万株以上的育苗厂。建设育苗基质、育苗专用穴盘生产线。 以轻基质和营养块为主,以茄果类、甘蓝类、西甜瓜、莴笋、生菜、芹菜等品种为重点,精选优质占木,建立种苗繁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年种苗产值1亿元,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通过技术研究与集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瓜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按照省级地方标准组织生产,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开展对现有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研发苔干新品种和深加工新产品。大力发展有机苔干生产,维护地理标志产品信誉度。 总产4万吨,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苔农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 新增食用菌20万吨,产值15亿元,新增各种食用菌从业人员8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