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46: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编号:第 11号 编写日期:2019.6、16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掌握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对待宗教。
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1】—— 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 :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行政治统一的障碍。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
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因信称义”和《九十五条论纲》;加尔文的宗教思想。 难点:“先定论”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学法指导】
1、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及第12课相关内容,记忆理解本课内容。
2、注意从“人文”精神内涵去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含义。
【背景知识】
拓展一 基督教 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类生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它以罗马为中心,也又称罗马公教)、新教、东正教(它由流行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来,故亦称希腊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
课前案
1、宗教改革的背景?为什么首先在德国发生?(试从不同方面概括)
2、宗教改革的过程? 3、宗教改革的影响?
【我的疑惑】
材料二 :14——16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成长。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
材料三: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材料四:积弱不振的近邻德意志是可以任意欺凌压榨的最佳对象。教会巨大的财政开支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实的德国人来支付,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材料五 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马上进入天堂了啊!”
(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教材归纳并概括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西欧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国以及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合作探究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材料一 : 教皇: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
可洗清罪恶了。 ——教会赎罪券价目表
路德: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免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教皇: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教会的七种圣礼,并通过苦修行才能得到上的恩典。
路德:只有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教,无须经过繁琐的仪式。
——《马丁·路德著作集》
编号:第 11号 编写日期:2019.6、16 材料三:教皇: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上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
路德: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而是信仰的最高准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对《圣经》,真诚忏悔,
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
——《马丁·路德著作集》 【我的收获】
(1)根据上述材料及教材概括并分析马丁·路德是如何挑战教皇的权威的?(注意:“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区别)
(2)为什么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合作探究3】——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材料一:加尔文主张《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认为信仰得救,比路德更激进,提出了“先定论”。所谓“先定论”就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上帝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刘祚昌《世界史》
材料二:“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材料三: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指责.这样做是渎污神明. ——加尔文 材料四:教皇:我的信仰,你做主;
马丁·路德:我的信仰,我做主; 加尔文:我奋斗,我成功
(1)根据材料一,分析加尔文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加尔文的先定论的认识。
(3)材料四三种思想分别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比较三种思想的异同。
【勤学善思】结合本课所学,试从多角度分析概括宗教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课后案
1、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2、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反馈检测
1、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2、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3.、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B. 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编号:第 11号 编写日期:2019.6、16 C. 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基督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D. 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4、 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 A. 苏格拉底 B. 薄伽丘 C. 马丁·路德 D. 伏尔泰
5.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 ) A. 承认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秩序 B. 为封建贵族特权辩护
C. 带来世俗界上帝“弃民”的沉沦 D. 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6.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 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 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 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7. 在德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下列对此贡献理解错误的是( )
A. 使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 B. 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圣经》,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C. 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为德国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D. 有利于德国民族语言的形成,促进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