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韶关学院《政治学原理》(王惠岩版)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5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名词解释

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当代比较常见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即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它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集团。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P216)

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立法机关:是指拥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的内外事务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国家行政机关主要由国家行政首脑、各行

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行政公务人员三部分组成。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则是国家机构的关键部分。

司法机关:是指专职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行使国家司法审判权的政治机关。其职能主要包括侦察、诉讼和审判三个部分。(P137~P138)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一个国家的政体,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主要涉及中央权力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它通常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

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类型国家的一种政体,它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贵族君主制;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早期,与领主占有制经济相适应并与分封割据制的国家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政体。君权的基础实质上在于拥有武装的大封建诸侯的共同拥戴,君主只在名义上掌握全国最高国家权力,而全国的国家权力则由君主和某种形式的贵族会议共同掌握。(P115~P116)

专制君主制:是君主政体的一种具体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绝对至上的权力,君主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没有任期限制,更无法律约束,君主的旨意就是国家的意志。

君主制:在实行君主制的剥削阶级国家,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二、

简答题

1、 学习政治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二、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三、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2、 中国封建官僚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特点有三:第一,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政治权力结构。第二,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第三,封建官僚按官阶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3、 西方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原则的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答:一、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二、每一个机关在行驶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三、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4、 中国和西方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答: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二、从权力机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5、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6、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一、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有利用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三、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7、 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一、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二、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的媒介。三、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8、 政党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9、 集团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三、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 10、

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哪些重要原则和制度?

答:一、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二、无罪推定。即在法庭判决之前,被告都被假定是无罪的。三、不告不理原则。即法院不受当事人的请求,不得自行审判。四、辩护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中都规定了被告有取得”律师帮助气为其辩护“的权利。五、法官保障制度。(具体措施:法官不可更换制、法官终身制、法官退休制、法官专职制、法官高薪制。) 11、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二、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三、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群

体。四、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五、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12、

政治团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二、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三、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13、

社会主义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它是社会主义总格局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作用有:一、意见表达功能。二、组织功能。三、参政功能。四、民主监督功能。五、教育功能。(P262~P263) 14、

政治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二、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5、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二、培养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三、对反社会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P280) 16、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哪些?

答:一、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学校。二、学校。学校生活是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三、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7、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包括哪些?

答:一、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二、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三、政治制度的新旧更迭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四、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18、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新型国家政权使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民主权利。二、公有制基础主体使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切实体现。三、民主集中制为民主建设确立了全新的组织原则。 19、

中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包括哪些?

答: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的原则。四、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五、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六、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原则。七、民主集中制原则。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三、

论述题

1、 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P240) 2、 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P243) 3、 论述政治文化的功能(P270)

4、 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的共同特点及其两党制的新变化(P228~233) 5、 论述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P226~228) 6、 论述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P315~323) 7、 论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共性特征(P287~293) 8、 评价资产阶级的民族观(P174~P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