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2:0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8—200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元光中学 汤伟彬

一、对试题的评价

本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力求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控制,避免繁琐的运算;对空间观念则从多角度去考查,如用平面截几何体(如第3小题),折叠立方体(如第13小题),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第15小题);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归纳推理(如第12小题),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如第27小题)。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如第4小题、第7小题、第11小题、第22小题,第24小题,第25小题,第26小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

本题是选择题,失分较多的是第9小题。该题迷惑性较强,四个选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第二大题

本题是填空题。总的得分不理想,其中完成较差的是第15、16、18、19小题。

第15小题失分的原因是学生对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不会利用主视图和左视图判断出俯视图的各个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

第16小题失分则是学生对方程的解的应用和解方程掌握不扎实;

第18小题失分的原因则是对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的应用没掌握好造成的; 第19小题失分主要表现为:(1)分析不出PQ与AB的数量关系;(2)结果写成3、第三大题

第20小题是计算题,失分主要表现为:(1)-12 计算错误;(2)运算顺序搞错。 第21小题是化简求值,失分主要原因是去括号出现问题。 第22小题失分主要表现为:求出的距离带负号。

12AB;

第23小题失分的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对定义的新运算没能理解应用。

第24小题是课本练习改编题,失分主要表现为:(1)解题过程表达不符合要求;(2)第2个问题漏了一个答案;(2)没能探索出∠AOB随∠DOC的变化关系。

第25小题是统计信息题,整体解答的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写出的信息错误。 第26小题是应用题,失分主要表现在:(1)分析能力差,找不出等量关系;(2)设元不合理,列的方程较复杂,在计算过程中产生错误。

第27小题是探索规律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差,推理能力不强,没能探索出三角形个数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即鼓励笔算、口算、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又要防止过分地依赖计算器而忽视笔算、口算、估算能力的倾向。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