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59: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48分。)

1.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朝代 县制 秦 汉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二级制 郡县制 郡——县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二级制 东汉末期:州——郡——县 三级制 2. 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

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随着代役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这表明

A.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B.社会各阶层取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C.国家不再经办官营手工业 D.人头税正式废除

3. 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 D.自耕农私有土地

4.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 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 ③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 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中国书法到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

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体现了文人的个性 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

1第

整洁、大A.馆阁体B.馆阁体C.馆阁体D.馆阁体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

6. 中世纪的西方人信仰上帝,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推崇理学,这两种信仰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都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C.都属于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7.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

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8.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

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A.义和团运动 B.禁烟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9.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

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10.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

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11.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斗争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

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12. 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

2第

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 ..

A.近代民族企业 B.八年抗战 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想

13.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

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14.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

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16. 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17.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

一次革命完成

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18.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记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经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中国特色

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诞生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19.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一届人大 1954~ 1958年 5 二届人大 1959~ 1963年 4 三届人大 1964~ 1975年 1 四届人大 3第 五届人大 1978~ 1982年 5 1975~ 1977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