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6:52: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它更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侧重于师生的交互活动。设计的核心为“教学目标分析” “问题情景” “教学活动过程” “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等。

在高职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属于通识性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环节中处于核心基础地位。该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基于信息技术处理的课程。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的目的更能让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一般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应用和创新与实用四个方面。

一、教学任务设计 二、教学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以情景式任务的形式呈现。高职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和迁移性上相对较差,在计算机应用上也就是会玩不会用,针对办公软件模块的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应用灵活多变的特点,采用以案例为依托的任务驱动方式,通过情境再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同时情境式任务的引入便于教师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资源设计

在教学资源设计上主要表现为和真实案例或情境任务关联的相关素材。这些案例、任务均具有一定代表性和针对性,使用PDF文档形式呈现,使用时直观,方便。提供相关素材可以节约不必要的输入,有针对的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有问题,找“百度”。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网上信息资源丰富。应用软件的更新相对较快,各工作领域中计算机操作所使用的工具虽然多样化,但工作需求是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创新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只学会知识点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为后续计算机能力提高打基础。本课程通过案例、任务明确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把相关学习任务放入QQ群,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使用,可持续时间长。同时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资源,通过群、论坛、电子邮件等资源可促进交流学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关学习网站学会新的技能。

四、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等先进教学模式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以信息化环境中的“讲授-演示-模仿-应用-拓展”探究性学习为设计主线,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采用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1、导入任务(讲授):通过PDF文档和实际纸质文档展示,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参与讨论,明确本次课学习目标。 2、案例操作讲解(演示):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演示法,先提问询问学生对本案例的解决办法,可根据学生回答操作演示一遍。再结合本次教学内容,老师演示操作一次。然后和学生一块儿讨论总结本次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学习,真正理解并能举一反三。

3、案例操作实训(模仿):老师将准备好的相关素材放到QQ群共享或局域网教师机上共享方便学生下载,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理解各知识点,教师通过过程辅导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任务操作实训(应用):学生通过独立完成文档操作,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相互讨论。掌握各知识点在实际任务中的应用。

5、课外任务操作(拓展应用):通过理论思考和强化练习,充分利用百度经验,word教程网,搜索引擎,论坛在线交流等

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实际任务的能力,另外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鉴别相关的网络资源。提倡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提示学生注意信息发表时间、资料专业倾向。 五、教学管理设计

利用班级QQ群或电子邮件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例如关于制定项目计划书的课前预习:搜集论文、项目计划书、活动策划方案书等相关长文档的排版要求;通过观察自己的各门课程教材和平时所看的相关杂志刊物的排版特点,分析并思考是如何排版的?如何在word中实现?提前1周在课堂上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每次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给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并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