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期末考试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6:3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②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以党代政,把党的决定变成国家法令的表决机器;③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④执政党自身不能实施自我监督,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总书记斯大林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和终身制。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有明显的利弊双重性。例如,高度的集权和个人意志可以使苏联在抗击纳粹德国进攻时形成高度的思想与组织行为集中和社会资源集中,使卫国战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然而,在和平建国时期却不断激化出社会矛盾,消耗掉国家大量的精力、增加了国家的管理成本并留下许多潜在的隐患,使苏联最终走向解体。这些偏激的做法构成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主要的内在矛盾。 -------------------------------------------------------------------------------- 以后的苏联模式可称之为后苏联模式,主要有以下形式:赫鲁晓夫-波涅日列夫-柯西金时代,开始谋求世界霸权和对斯大林时期及前任的批判,我们曾一度称之为“苏联修正主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原有的社会主义思想基础发生了严重的动摇,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苏联整体国力下降以及官僚腐败风气盛行。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更高的思想理论和管理模式来改进现有的模式。戈尔巴乔夫让苏联解体,使自己成为历史人物和苏联社会主义的终结者。另一观点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苏联一党制下的高度集权的国家体制逐渐失去了民众基础,最后葬送了自己。总体上看,列宁的苏联模式较为温和,透出更多的理性;斯大林的苏联模式较为严厉,突出更多的感性。一个国家在一个政体下的管理模式尽有如此大的差异,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治的通病。回审苏联模式可以发现它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是优点而在另一历史时期就可能成为缺点。比如:高度的政令合一、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其有点是办事效率高、能迅速扭转不利局面,其缺点是易产生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失信于民。作用

①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高速度地发展重工业。②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 ③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1.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探索及其意义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与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展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概括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折,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到初步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系统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概括为十条基本经验。这十条基本经验,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宝贵的理论资源。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更深层次上展开了对具有中国特点、中国规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把这一时期的基本经验高度概括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论断,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了题。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和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其后,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大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起点和历史任务。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召开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五大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概括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并将其归结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基本经验已经初步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框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着重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次大会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阐明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再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渐确立了一条发展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身命运的深切把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政治成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世界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和路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12.概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几次重大理论创新

答: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二、列宁主义的创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三、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刻思考我们党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了足以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 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就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充分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充分揭示了党的历史使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经过我们党深入探索、深思熟虑形成的,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它既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也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最典型、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这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的发表为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成熟,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无愧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重点描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理论环节。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产生、修正、丰富和创新的一般规律(创新规律、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呼应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是与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斗争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说明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呼应与超越的复杂关系。2.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应注重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形成全面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的多维视野。应从历史发展、理论原理和社会经济关系现实变化的结合中,探寻基本原理的时代意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中,澄清附加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这些原理是支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支柱,是理解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政治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是认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首先应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全面梳理,完整、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重要概念、基本观点、主要结论和历史背景等。其次,应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特别应关注历史上有关重要理论争论和新的理论探索,评价争论各方的主要观点、历史背景、争论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和争论的结论性看法,对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作出明确区分。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应注重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形成全面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的多维视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凝炼了一系列反映这一理论精髓与特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如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结构和体系、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和贫困化、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进程等等。如何对待这些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其基本原理的现实意义完全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之中。因此,应从历史发展、理论原理和社会经济关系现实变化的结合中,探寻基本原理的时代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应在结合新的实际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已有的理论判断。马克思、恩格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大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一是对社会众多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定的解说,形成基本原理的抽象过程;二是把这种解说运用于一定现实的还原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抽象就是科学原理的形成,还原就是把抽象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和具体。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在对这个规律作了完整表述后指出:“象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不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不属于这里的范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7页)在这里,马克思实际要表明的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为一个经济规律,和其他规律有着同样的性质,有着一般性和共性。它们的共性之一就是,规律所揭示的一般性,在实践中、在运用中会有所变化。这充分说明,原理和原理的运用之间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原理在实际运用中会发生变化,会对原理所揭示的一般特征、规律作出修正,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社会经济关系的实际出发,破除对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教条式的理解。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曾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整个世界将体现的是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具体的、不同的地域已经不再存在了。也就是讲,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任何地域性的现象已经不再可能继续存在。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才开始打破这一“教条”,意识到世界历史既有其统一性,又有其极大差异性,各国都会有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他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和不发达同时并存的时候,就有社会发展选择的可能,这种可能的选择就是,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成果的社会发展路径。社会演进实际存在着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坚守原有的“教条”,就必然窒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生机活力,就可能葬送具有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弘扬理论探究的科学精神,澄清附加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名下的各种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不久就在俄国流传开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对《资本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奉之为神明,把其中提出的科学理论、一般原理作为一种“历史哲学”来误读,作为一种理解历史的不可更改的经典来对待。马克思认为,《资本论》中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所概括的就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起源的历史。他认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2页)这一观点表明,面对相似的事变,我们应善于从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得出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探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中,澄清附加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读。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吸取19世纪德法英等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 答:

4.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及其启发意义

答:1.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唯物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的时代就是最天才的头脑也不能把它硬想出来,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人们才能清楚的看到,任

何社会制度都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进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任何理论的发现和创立,都需要以前人的思想、理论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一些思想家研究社会历史曾经提出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从发现到创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写作了《黑格尔法哲 学批判》;第二阶段: 马克思在巴黎写作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并与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第三阶段: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与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2.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走向科学的里程碑,因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也是人类认识史、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 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辩证的科学原则首次在历史观上得到了彻底贯彻,实现了历史观及共方法论的根本转变,完成了历史观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其次,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体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体和社会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再次,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最后,唯物史观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对我们党科学地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通过改革和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5.简述《哲学的贫困》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思想 答:

6.《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那些基本原理,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全面地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使命,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理,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当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关系所不能容纳的程度时,就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便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完整地阐明了这条基本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非常透彻地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都足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在《宣言》的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原理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根本关系的科学的概括。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而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物。人们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了系统的充分的论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在《宣言》第一章中,马克思相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他们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力量。马克思相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担当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l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给魏德迈的信中,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作了一个非常简明的概括。他说:“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在《宣言》中得到了完整的阐述。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马克思相思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必然会建立自己的政党。无产阶级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可以更好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宣言》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

2. 第一,《宣言》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宣言》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懂得现实社会的阶级斗争,不能认识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者的深刻道理,因而不能从理论上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二,《宣言》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一唯物主义具体表现如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②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三,《宣言》处处闪耀出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思想。具体表现: ①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②运用矛盾分析法,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③运用矛盾分析法,揭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的对立和区别。第四,《宣言》坚持阶级的分析方法《宣言》的现实意义:《宣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宣言》阐述了“两个必然”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虽然宣言并不回答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何时灭亡。但是结果是一定会到来的。 7.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及其重大科学价值

答:1. 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其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通过工人长时间的劳动来获取再生产资本;资本家的资本分为两部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来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分别是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是“绝对的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许多非产业部门的收入也是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几乎完全被商品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盖。直到剩余价值理论创立,对此类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研究出该理论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功绩,使我们对剥削及剩余价值问题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了解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2.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伟大功绩。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恩格斯、列宁都曾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给予很高评价,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该理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次飞跃

答:1.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第一次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繁芜丛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本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出剩余价值学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