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5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限时规范训练] 练思维 练规范 练就考场满分

1.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鉴定工作。

(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空白处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制备的培养基常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

K2HPO4 0.1 g MgSO4 0.5 g NaNO3 3 g FeSO4 0.01 g 2 g 琼脂 15 g 加至1 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振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__________,用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__________状态放入培养箱。

(3)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和________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

(4)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________________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答案:(1)果胶和蒸馏水 高压蒸汽灭菌

(2)梯度稀释(或系列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倒置 (3)水解(或透明)圈

(4)上清液 等量失活的粗提果胶酶

2.(2018·山西太原模拟)在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液体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液体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

(1)液体培养基中除了把葡萄糖作为________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还发现了CV101、CV103新品种,对其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且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该培养基一定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的基本营养成分为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其中葡萄糖为碳源。(2)由题意知,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可以推测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

答案:(1)碳源 氮源、水、无机盐、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 (2)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

①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 ②无菌(或适宜的温度等) ③A组菌株生长(形成菌落),B组菌株不能生长(无菌落)

3.三孢布拉霉菌能用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TTC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取→鉴定

(1)工业生产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除可利用上述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之外,还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和从________中获取。

(2)将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________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______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后要收集菌丝进行的处理是粉碎和_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

(4)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采用________法,该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色素,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三孢布拉霉菌菌体细胞内含有[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由此可确定三孢布拉霉菌的存在,且红色越深,说明菌体内产生[H]越多,越符合生产提取要求。(1)工业生产上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从植物中提取和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取。(2)由题干可知,三孢布拉霉菌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

且[H]含量越高,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所以,将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出合成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菌体,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无菌水。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红色较深,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3)收集菌丝后要进行粉碎和干燥,除去水分,其目的是提高萃取效率;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具有易挥发的特点,所以萃取加热时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4)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类比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根据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采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出来,并与标准色素带进行对比。

答案:(1)(大面积养殖的)岩藻

(2)合成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菌体(或“高产菌株”) 无菌水 红色较深 (3)干燥 有机溶剂挥发

(4)纸层析 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4.(2018·广州中山模拟)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某研究小组从长期施药的韭菜温室土壤(偏酸性)里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请回答:

(1)用于分离木霉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配制此培养基时,应加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________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2)纯化木霉时,统计出0.2 mL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40个,则每mL样液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个。用此法测定木霉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pH对木霉降解毒死蜱活性的影响

①研究小组向不同pH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 mg/L毒死蜱,5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图1)。由图可推知:在偏酸性的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