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4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检测乳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需要维生素,由于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因此还应加入适量的琼脂作为凝固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调pH。(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分析图解可知,图中酸奶样品总共稀释105倍,并且稀释涂布平板时只取了0.1 mL,因此这里的n=6。(3)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因此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C的耐药菌。

答案:(1)维生素 调pH

(2)稀释涂布平板法 6 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敏感 抗生素C的耐药菌

6.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如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________成分,并加入________,以补充________源。

(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丙同学涂布

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3,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图示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操作就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2)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其氮源是尿素,所以培养基中要除去含氮物质,即去除NaNO3,并加入尿素和葡萄糖,以补充氮源和碳源。(3)甲同学只涂布了两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虽然涂布了三个平板,但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实验数据缺乏说服力。(4)根据题意可知,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233÷0.2×106=1.165×109。

答案:(1)平板划线 稀释 (2)NaNO3 尿素和葡萄糖 氮、碳

(3)甲同学只涂布了两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虽然涂布了三个平板,但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实验数据缺乏说服力

(4)1.165×109

7.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 葡萄除梗→破碎→自然发酵→葡萄酒→灭菌贮藏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可为发酵菌提供________________等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之________(填“前”或“后”)完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________和通入________等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的________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解析:(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葡萄可为发酵菌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2)为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

机会,葡萄除梗应在冲洗之后完成。(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和通入氧气等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的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容器密闭不严,导致好氧型的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答案:(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2)后 避免除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温度 氧气(无菌空气) (4)乳酸 发酵容器密闭不严

8.请回答下列与发酵食品有关的问题:

(1)葡萄酒酿造前需要冲洗葡萄,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醋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3)制作酸奶需要的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否作为酸奶发酵原料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葡萄酒酿造前冲洗葡萄的目的主要是洗去浮尘;葡萄皮中含有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红色;葡萄酒中乙醇在醋酸菌作用下会转变为醋酸。(2)苹果醋生产过程中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醋酸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 ℃。(3)制作酸奶利用了乳酸菌发酵作用,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抗生素能杀死乳酸菌。

答案:(1)洗去浮尘 红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

(2)醋酸 30~35 ℃

(3)异养厌氧 否 抗生素可以杀死乳酸菌

9.“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橘皮精油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常采用_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若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会发生________,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下图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图中①过程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利用橘子生产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当________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柑橘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解析:(1)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会发生部分水解,用水中蒸馏法又会导致原料焦糊问题,因此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2)图中①过程是将干燥去水的橘皮用石灰水浸泡,该处理的作用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③过程为压榨,在压榨过程中一般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小苏打)和5%的Na2SO4(硫酸钠),并将pH调至7~8,其目的是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3)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柑橘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答案:(1)压榨 部分水解 原料焦糊

(2)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

(3)30~35 ℃ 氧气和糖源

10.(2018·东北三省三校联考)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获取途径主要是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水蒸气蒸馏法________(填“适用”或“不适用”)提取青蒿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________法,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_______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________和________,以防止青蒿素分解。

(3)提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________。 (4)最后需要对所提取物质进行________,以确定是否提取到青蒿素。

解析:(1)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由于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故青蒿素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为了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前应将茎叶